教师:曾晓红 班级:四年级2班 人数:50人 课次:1 时间:2019年4月16日 第 8 周 教学 内容 (一) 踩高跷 (二) 游戏:“赶小猪” 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具有趣味性、普及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比较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生在学习和体验我国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及身体灵敏性、协调性,既能强健身体,又能进行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普及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情感。踩高跷是汉族传统民间活动之一,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经常进行踩高跷练习,对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提高身体平衡能力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学 上跷动作及跷上走动。 重点 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教学 使学生基本掌握踩高跷动作要领,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目标 培养学生刻苦、顽强的精神,提高学生互帮互学的团体意识。 1.课前检查场地与器材。 场地 器材 场地:田径场。 器材:高跷、播放机。 安全 2.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措施 3.进行安全思想教育。 教学 课的内容 顺序 一、课堂常规 1.整队集合。 2.清点人数。 开始 3.检查服装。 部分 4.宣布课内容。 5.安排见习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法 学法和要求 手脚的协调配合和平衡的掌握。 教材 分析 教学 时次强间 数 度 2 1 小 分钟 1.指定集合地点(如图1)。 1.在指定地点快速集合。 2.观察集合情况,听体委汇报出勤人数。 3.向学生问好。 4.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5.安排见习生。 2.体委整队向教师汇报人数。 3.向教师问好。 4.认真听取课堂内容与要求。 5.见习生根据教师安排进行学习。 队形组织示意图: 图1 要求:快、静、齐。 一、热身跑 二、游戏:“碰拐” 准备 部分 方法:一条腿直立,另一条腿弯曲,用两手捧住弯曲腿那只脚,成“拐”去攻击对方,在游戏过程中身体失去平衡而双脚落地者即为输。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后以留在场上人数最多的组为胜。 让学生分成两路纵队,体育委员领跑(如图2)。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站在直径为3米的圈内。 2.教师给学生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规则: 队形组织示意图: 21 小 分 钟 图2 要求:队形整齐,口号响亮。 51.学生按教师的分组方法分分1 中 成若干组,分别站在直径3钟 米的圈内。 2.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1)单脚站立,只能用膝 盖去顶对方,不能用手推。 (2)不能超过圆圈进行游 戏,否则视为出局。 3.学生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游3.教师发令开始游戏,巡回戏。 指导学生活动。 4.认真听教师对游戏活动的4.结束游戏,教师对游戏进总结。 行点评、总结。 1.教师将学生分成两列,成体操队形站立。 1.学生分两列体操队形站立。 20分钟 7中 ~ 10 一、踩高跷 基本 部分 踩高跷包括预备姿势、上跷技术、平衡技术、走动2.教师讲解踩自制高跷的2.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示范动作。 技术、下跷技术。动作方法并示范。 其行走与自然走方法:两只脚踩在高跷上,相同,但要注意掌握身体平衡。踩高跷的形式有走直线、后退走、走八字、走方步、交叉步、十字步、跳步、单脚立等。 二、游戏:“赶小猪” 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路纵队,每路纵队为一组。教师发令后,学生从起点开始,用手将球赶着向前滚,赶到终点线后再把球赶回,将球交给第2位同学后站于队尾,依次进行。全队完成后,用时最短的获胜。 两手分别抓住固定在高跷上的绳子,双脚交替往前走(图3)。 要点:用脚底中心踩在高跷上,双手要拉直布绳子,眼睛向前看。 3.教师让学生按示范动作进行踩自制高跷的体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讲解示范踩高跷的动作方法。 要点:脚底重心踩在高跷上,左手左脚,右手右脚,身体保持平衡,眼睛向前看。 5.教师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给学生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并示范。 规则:球在滚动过程中若离开游戏路线,游戏者要将球放回到离开路线的点后继续游戏。 2.教师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3.对学生的游戏进行观察评价。 图5 要求:球只能用手在地上滚动,不能抛动。如果球偏离比赛线路,必须将球拿回滚出去时的点再接着比赛。 3.认真听教师对游戏的评价并总结自己的练习情况。 图4 5.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踩高跷练习。 1.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 2.学生成四路纵队站好后,各组第1名同学拿球开始比赛。 图3 3.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自制高跷动作体验练习。 4.学生认真观察教师踩高跷的示范动作。 82 中 分钟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1.慢走抖腿。 结束 部分 2.原地坐下拍、揉腿,并播放音乐。 三、课堂总结 四、收还器材 五、下课 平均 90~130次/分 心率 1.教师整队(如图1)。 2.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学生做放松练习。 3.课堂总结。 4.安排学生收还器材。 5.师生再见。 1.学生集合(要求快、静、齐)。 2.身心放松,跟教师一起做放松活动。 3.静听教师总结。 4.值日生收还器材。 5.师生再见。 31 小 分钟 练习 40~45% 密度 运动强度 运动量 中 中等 运动生理曲线 课后 小结 踩高跷一课技术难度稍大,练习次数还应增加,以达到熟练程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