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年级下政治

来源:小奈知识网


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要点

第二单元 :

1、☆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其中人格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做人的基本权利,它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 名誉权、隐私权。(p25)

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包括哪些内容?(P26)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②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③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禁闭 ④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拘禁 (即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都是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3、我国法律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特殊保护?(p26.d2)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济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害。

4、我国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哪些?p27)《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

5、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6、公民行使健康权有哪些方式?(p28)①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 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 ②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 ③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7、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内容?(p35)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8、名誉权的含义及表现(P38):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可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赔偿。

9、☆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p38、39)①侮辱:指语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分为口头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 ②诽谤:指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分为口头诽谤和文字诽谤。 ③新闻报道失实。 ④诬告。

10、肖像的地位是什么?(p40) 肖像也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11、肖像权包括哪些内容?(p41) 肖像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12、☆侵害肖像权行为有哪些?(p41.d2)(1)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广告、杂志封面、挂历),就必须取得肖像权本人的同意,否则就构成侵权。(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13、什么是姓名权?(p43)☆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 、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14、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内容,姓名的地位是什么?(p43) (内容)姓名包括正式姓

名、曾用名、笔名和艺名。(地位)姓名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15、☆侵害姓名权的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p44)

盗用、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

24、消费者和经营者是什么关系?(p86,p87)(1)消费者决定着商品及其经营者能否被认可(2)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经营者处于有利地位,个别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欺诈、坑害,使消费者遭受巨大损失。

25、☆保护消费者权益有什么重要意义?(p89) 保护消费者权利,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26、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7、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p91)(9项)☆我国消费者享有安全权(人身、财产安全是公民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条件),知情权(有权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自主选择权(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公平交易权(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等9项权利。

28、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履行哪些义务?(p92)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消费者(态度谦和、说话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表示谢意、维护生产经营者的正当利益)。

29、作为消费者应该这样去维护自己的权利才能避免上当受骗?(p93-94)炼就一双

“慧眼”,要求我们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

30、当消费者的权利受到侵犯以后,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维权?(p96)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关仲裁(5)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四单元 :

1、对公平的理解相同吗?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

2、你认为什么是公平?(1)公平是得到自己该得到的(2)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p100--101)

3、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哪些作用?(p102)(1)公平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2)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调动自身的积极性。(3)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p103)(1)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能达到绝对公平。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作出不懈努力。

5、☆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p104--105)

(1)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2)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3)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6、公平合作有什么意义?(p106)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在这种合作中,人们各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推动社会高效和谐地运转。

7、如何才能与他人进行公平合作?(p106)为了更好地合作,我们需要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决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否则对其它人不公平。只有做了我们该做的,才可能获取自己该得的。当我们付出的时候,同时也在收获着别人的付出。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融入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

8、☆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凡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坏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实施正义行为,不做不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p109)

9、☆正义制度有什么作用?(p109--110)(1)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其正义性在于它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2)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有了正义制度,即使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处在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是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10、☆正义与公平的关系是怎样的?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的时候,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p111)

11、我们应该怎样自觉维护正义?(1)从小自觉树立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形态,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2)做有一个正义感的人。(p112--113)

8.非正义行为的危害是什么?非正义的行为,会损害别人的权利的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

9.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如果选择消极态度会有什么危害?无疑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它将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和我们自己的利益。

10、正义感的具体内容有哪些?(p114)(1)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会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2)而面对非正义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

11、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3)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

12、☆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p115)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注意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