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的困境及出路
作者:徐秀玲
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5年第03期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在国家制定的“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教育被确定为国家发展的重点,这给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现阶段幼儿教师普遍存在着专业认同度不高、职前培训不充分、超负荷工作引发职业倦怠感、教育科研意识淡薄、教育科研知识缺乏、教育科研能力较弱等问题,处于日常教学活动之外的教育科研难以进行。幼儿教师教育科研陷入了困境,为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的困境找出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当前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的困境
1.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薄弱。意识决定行为,教育科研意识是教育科研的前提,教师若能以科研的视角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增加教育教学工作科研含量,丰富理论,还能使教学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访谈了解到,很多幼儿教师以为做科研就是写文章,根本不懂得教育科研是一个从选题、论证、立项、制定计划、调查研究或实验观察,到结论形成、报告撰写、论文发表,不断探索和不断总结提升的过程。调查发现,在“开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认识上,有25.7%的幼儿教师觉得“根本没有必要”,还有31.9%的只是觉得“比较必要”。这是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将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作为教师工作的一项任务的习惯,而总是把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过分分化,认为教育科研是属于那些脱离教育实践的专门教育科研人员的工作,而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则是“越俎代庖”。可见幼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识非常薄弱。
2.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知识不足。具备广博的知识是教师完成其专业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教育科研知识是指幼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知识、专业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和个人实践知识等几个方面。幼儿教师普遍存在教育科研知识不足的现状,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偏低。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只要求在高校面向本科学历的学生设置有关教育科研的课程,幼儿教师学历层次主要以职高、中专为主,大专以及本科以上学历者占少数。学历水平影响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幼儿教师的文化知识包括科学文化、专业技能和专业基本理论三方面,是幼儿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具备的基础素质。这些文化知识的来源绝大部分是专业院校和高校,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绝大多数幼儿教师根本没有接触过教育科研的课程,科研知识普遍不足。
(2)幼儿教师的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培训是幼儿教师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课程设置影响着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科研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知识、专业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和学科教学法知识等,绝大多数来源于理论知识的支撑。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滞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于幼儿教育发展需要的问题。就高等师范来说,课程设置显露出“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化素质轻教学技能”的弊端,而高师专科幼儿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则重技能轻理论,中等幼儿师范课程则重艺体。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直接影响了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偏低。教育科研能力是指人们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领域中的某些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索,揭示其普遍规律的一种能力。具体来说,是指教师应当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收集和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等等。幼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是幼儿教师在其所从事的专业中以科学的思维和适当的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综合体现,可反映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决定科研质量。但当前多数幼儿教师掌握的教育科研知识不足,不能全面掌握和善于运用教材,不具备良好的了解学生个性和学习情况的观察力,缺乏良好的言语组织能力,缺乏论文写作的能力,没有能力的支撑,从而导致幼儿教师教育科研难以进行。
(4)幼儿教师教育科研机会稀缺。我国现行的科研有关政策对幼儿教师参与科研的学历、职称的要求相对较高,但是大多数幼儿教师学历偏低,资历不足,未能达到参与科研的要求。
有资历参与科研的幼儿教师也存在科研经费短缺、科研条件不足的困境。幼儿园自身在科研基础条件、科研要求、科研目标等方面条件有限,难以支持基础性科研或重大研究所需的人才、图书资料和实验室软硬件设施等资源,大多靠基础研究经费,但我国每年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规模只占当年科研机构获得的总经费的极小部分。由于基础研究投资金额大,直接的资金回报率低且周期相对较长,企业一般不愿投入资金从事基础研究;国家对企业的基础研究投入没有相应的倾斜和鼓励政策,因此基础研究经费近90%都依靠政府提供。
此外,科研管理中由于腐败问题较为普遍,科研项目被行政官员占用,科研资源分配、科研成果评价、科研奖励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 二、解决幼儿教师教育科研困境的对策 1.增强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
(1)以教育科研活动为中介。教育研究的意识不会自然获得,必须以教育科研活动为中介。一方面,国家应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创设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的条件,通过加大幼儿教师教育科研投入和经费管理力度,为科研条件及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宏观管理和部门、地方的有机协调,建立有关教育科研的健全法律、法规,凝聚一支精干、高效的队伍参与幼儿教育科研等,协助幼儿园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在科研活动中增加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经验,以增强科研意识。此外,幼儿园方面应在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与课题研究,通过园本教研和课题研究,不断拓展教师的知识,转变教师的观念,明确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之间相溶的关系,进而增强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的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以团队合作学习为助力。在幼儿园本园以及小区甚至县、市等为单位组建科研小组,以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育科研。利用“以老带新”、“以强扶弱”的方式,改善幼儿教师科研知识水平、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 2.丰富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知识。
(1)引进更多高学历人才。学前教育改革以来,高校陆续培养了大量本科以上的高学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但幼儿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水平偏低,难以吸引高学历人才。因此,需要国家在法律、政策、经济、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支持。如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等。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更优秀的高层次毕业生从事学前教育事业,并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幼儿教师的队伍之中,高学历人才就业的良性循环就可能出现。
(2)调整幼儿教师的培养课程结构。第一,完善理论课程的设置。协调好师范院校幼师专业技能学习与理论知识,主要在“深”与“广”两个方面对课程进行调整。一方面,需要开展相应的专业理论课程,如心理学、学前卫生学、教育学、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普通心理学、中外幼儿教育史、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统计学等,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理论的“深”度;另一方面,将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机整合,开设玩具制作、幼儿环境创设、幼儿文学创编、幼儿歌曲创编、电脑设计与制作、美学原理、合唱指挥等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理论的“广”度。第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主要结合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行见习与实习结合、保育与教育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保教实习与科研实习、管理实习结合等方式。注意适当延长实习、见习的时间,增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机会,促进幼儿园与师范院校的交流,增加实习的基地。 3.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1)职前教育阶段:一方面,建立“实践理论一体课”,“尽可能让学生通过游戏实践学习相关理论”,创造一切条件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会“做中学”,在游戏活动中掌握理论;另一方面,鼓励其利用假期深入社会,训练他们针对某些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能力,以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
(2)在职阶段。通过在职培训、函授幼儿专业等渠道,让幼儿教师全面地学习教育理论。通过在幼儿教师中开展说课、讲课、评课教学活动,训练幼儿教师掌握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言语组织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通过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提高幼儿教师了解学生个性和学习情况的观察力、敏感而准确的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在幼儿园中定期开展思想汇报会,提高幼儿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能力。 4.为幼儿教师提供科研机会。
(1)完善科研条件,增加科研经费。科技经费来源的多途径是科学研究和研究思路多样化的重要保证,政府一方面应在提高自身对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规模的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础研究的投资,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如通过财政补贴等财政手段或税前扣除等税收杠杆,积极引导企业投资于基础研究,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的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格局,真正实现科技投入的多元化发展。
(2)加强科研管理,杜绝学术腐败。改善科研资源分配、科研成果评价、科研奖励方面的不合理现象,应从机制与体系建设、软硬件投入、人文关怀等方面,为科研人员创造有效开展科研工作的平台,营造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围。注重科研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坚决惩处学术不端行为,建立并完善公平、公开、公正、科学、合理的科研资源分配机制和科研考核奖励机制。
幼儿教师教育科研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源动力,更是幼儿园快速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起点,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主体,他们的知识水平、教学质量直接适应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通过参加教育科研,幼儿教师能有效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解决幼儿园当下教学问题,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岗.有中国特色科研条件建设的基本思路[J].科技管理研究,1998,(6):41-42. [2]黄文云.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策略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1):17-19.
[3]但菲,王红艳,吴琳,冯璐.幼儿教师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6,(2):16-18.
[4]杨俐.关于幼儿教师教育发展的研究综述[J].科学大众,2008,(11).
[5]罗志慧.浅谈现代幼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J].邵阳学院学报,2005,(2):78-80. [6]高茹英,张红莲,任蔚.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6):125-130.
[7]郭艳红,王立文.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文教资料,2009,(33):145-146.
[8]梁振东,张艳辉.高校教师科研倦怠的特征及原因探析[J].沈阳大学学报,2011,(6):101-104. (编辑:朱泽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