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小奈知识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作者:黄晶晶 李建霞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0年第10期

摘 要: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画图和读图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本文初步研究了问题主线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及课堂练习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及其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研讨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经常需要通过阅读机械图样来了解航空装备的结构特点、性能特点和维修保养方法,因此能够阅读机械图样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机械制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看图和画图能力。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看图能力、绘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制图教学模式改革,使制图课程教学适应任职需求和未来高技术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综合业务素质的需求。

一、问题主线式教学法

问题主线式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从兴趣和问题开始。问题主线式教学是搞好制图教学的关键。德国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对教师来说,是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开发学生智力的过程,这就是教;对学生来说,是在教师指导下自觉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就是学。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教师的主导作用就难以发挥。所以,在教学中除了教师单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外,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主线式教学,废除僵化的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二、研讨式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互相启发、搞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以讨论形式解决问题,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对于《机械制图》课而言,很多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因为制图课里有些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也不可能是唯一的,有些问题的解决只有最合理的方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这样的问题用讨论形式解决比较好。如“零件表达方法的选择”这部分内容采用研讨式教学法,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因为零件的表达方法比较多,对于某个零件来说,可能有好几种表达方法,而用哪一种表达方法比较合适,就可以在讨论中解决。在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前,首先引导学生复习所学的各种表达方法(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等其他表达方法),再分析所选零件的结构特点,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表达方案,各组选代表陈述表达方法,说明其优、缺点,最后在教师指导下,确定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案。通过讨论,既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探究式教学法

自主探究式教学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机械制图》课的读零件图、螺纹、齿轮和弹簧等内容的教学。比如在读零件图的教学中,首先说明读零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即先看标题栏,明确零件名称、材料、比例等;再看图形,明确表达方法,构思零件结构形状;其三是分析尺寸,弄清表达零件各部分形状和尺寸大小的定形、定位尺寸及零件的总体尺寸;其四分析技术要求,弄清零件的技术质量指标;最后是综合概括,获得总体印象;然后给学生布置看图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掌握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先让学生清楚看图的方法,再给学生提出看图任务,进而让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自主探究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应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法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弄清方法,抓住关键,这样才能做到形散而神聚。 四、课堂练习教学法

课堂练习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的练习活动,培养技能、技巧的方法。机械制图课程有自己的特点,机械制图涉及的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大量的读图和看图实践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由物绘图和由图及物的变换过程。因此,课堂练习教学法也是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恰当而又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机械制图》课程而言,课堂练习教学法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练习逐步提高绘图及看图能力。在具体实践中,每次练习都应有一个明确目的,练习内容也不宜过多,要有代表性。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查,及时辅导。在练习结束时,教师要及时总结,将存在的问题指出来,并提出努力的方向。例如,在基本体视图画法及尺寸标注的练习中,首先使学生明确基本体的分类、名称、基本体视图的画法步骤,确定各类基本体大小所需要的尺寸,然后让学生练习。通过巡查发现存在的问题通常主要有:线型不准确、尺寸标注错误(数字位置不对,箭头不规范等)、三视图对应关系不准确、个别同学对基本体的名称搞不清楚等。课堂练习后,要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讲解,必要时给予示范。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把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应能灵活运用以上几种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适宜的教学新模式。在教学中应针对具体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培养学生读图和看图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合任职教育和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张文信,邵立康.工程图学和机械设计的理论研究与探索[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7. [2]邱德定等.航空维修工程与任职教育研究[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