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几点思考

来源:小奈知识网
荦汞’拜右 201 1年第11期 对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的几点思考术 罗恢远 刘歌德 f摘 要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古已有之的哲学命题,马克思主义扬弃了 以往“以人为本”的命题,赋予它多方面的内涵。 “以人为本”与以人民为本是有联系也有区别的。要做到 以人民为本.就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 公开、公正、公平,坚持科学治国、民主治国、依法治国。 f关键词1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人民为本 [中图分类号]K02 f文献标识码]A f文章编号] 1000~7326(201 1)l 1-0046—04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 tl,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 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怎样理解、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我们想就这个问题谈 一些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 从世界观层面讲,“以人为本”,就是指人是社会的根本,人是社会的创造者。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社会存在、发展都离不开人。 “以人为本”是对各种“以神为本”、“以上帝为 本”的宗教世界观的否定,也是对各种“以物为本”、“以钱为本”、“以官为本”的拜金主义、官本位的 否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以人为本”的世界观。 从认识论层面讲,“以人为本”,就是指人是认识的主体,是实践的主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 离不开人。谁去认识、改造世界?当然是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是人们有 意识有目的能动地变革、探索、保护世界的社会物质活动。离开人,何来实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必须依靠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人为本”的实践论。 从历史观层面讲,“以人为本”,就是指社会生产力的主体是人.社会变革的主体是人 生产力是社 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是社会生产力的第一位的首要的关键因素。离开人,就无所谓生产力 发展生 产力,要以人为本,要依靠人。解放生产力,就是要把人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发挥人的积极性、主 动性、创造性。到了阶级社会,人分为不同的阶级。在阶级社会中,推动社会变革、前进的动力是人民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一般项目课题“六十年中国社会主叉历史命运的哲学反恩” (09A一0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罗恢远,惠州学院政治与法律系、科研处教授(广东惠州,516007);刘歌德,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广东广州,510275)。 ——46 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在阶级社会中,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马克思的 历史唯物论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为本”的历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 民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目的,人民利益是最根本的价值标准。人民利益无小事,人民利益大于天 从人和自然的关系层面讲,“以人为本”,就是指人是这种关系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人不应当是物的 奴隶,而应当是自然的主人。人要改造自然,又要保护自然。人对自然的一举一动,都要全面考虑现实 的人和将来人的生活、生存、健康和发展。人要在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保护 自然.尽可能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人和人的关系讲,“以人为本”,就是指人天生都有生存的权利,人天生是平等的、自由的,不应 该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应该尊重人的各种共同的基本权利,反对各种危害人性、人道、人权的行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人道、人权都是历史的、具体的,在阶级 社会中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人权、人道 从伦理道德层面讲,“以人为本”,就是指人人要互相尊重,相互爱护,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要 把人当人看待。人要把自己当成人,要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白省。人要把别人当人看待,尊重别 人,爱护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人生的最高价值,就是一切言行都要有利于他 人,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健康发展,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作贡献。 “以人为本”,在处理各国政治关系上,就是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各种霸权主义、强 权政治、单边主义,千方百计维护世界各地区的和平,反对危害人类生存的恐怖主义和非正义的战争。 全世界的人们都“以人为本”,世界就会充满爱,就会和谐,动荡和战争就会减少。 二、 “以人为本”和“人民为本”的区别和联系 “以人为本”与“人民为本”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全称判断,包括 所有的人。 “人民为本”中的“人民”是“人”中绝大部分,“人”中还有极少数不属于“人民”。在当 今中国,一切反对、破坏社会主义事业、危害、伤害祖国和人民利益、生命财产安全和祖国统一的各种 犯罪分子绝不属于“人民”范畴。因此,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还应该是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解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时,还是落实到了 “人民为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 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段话140多字,提到“人 民”有九处.提到“人”只有两处。“人民为本”包含五层含义:一切财富(物质与精神财富)均是人 民群众创造;一切要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功劳归功于人民;一切成果让人民共享。 “以人为 本”、“人民为本”,最关键要以中国人民利益为本。在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在当前世界金融 危机形势下,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 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观点,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世界 观.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革命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怎样才能做到“人民为本” (一)坚持“三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以人民为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社会 主义的本质和共产党的本质决定共产党执政,必须也应该实践“以人为本”。共产党执政不能“以党为 本”,不能“以官为本”,应当“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情为民系”。 “以人为本”,具体就要以民为本。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产党的父母,是共产党力量的源泉。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工具, ——47—— 共产党要忠于人民。共产党的干部不能把自己当做人民的父母官。 “权为民所用”。作为执政党,共产党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执政应该为民,为人民掌好权、用好 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各种“权”必须为民所用,千万不能以权谋私。以权谋私肯定要腐 败,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千万不能拿手中的“权”去同“金钱”交换,搞钱权交易。 改革开放以来,有一部分领导干部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腐败堕落,害党害国害民,最终也害了自 己。因此,共产党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做到“权为民所用”,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兴衰的大问题, 也是关系到党的领导干部能否保持革命本色的根本问题。 “情为民所系”。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做到“权为民所用”,关键在于其是否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 人生观、价值观。 “情为民所系”,就是共产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感情、立场上必须同最广大人 民联系在一起、站在一起。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是人民的公仆,不是人民的主 人;都应该做人民的儿子,不应该是人民的“父母”。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把人民 的利益、人民的愿望、人民的要求放在心上。在革命胜利前,共产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同广大人民群众是 生死与共、血肉相连的。在那个严峻的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和各级领导干部的确做到了“情为民所 系”,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总体上 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 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情为民所系”,时时想到中国最 广大人民,与广大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而且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利为民所谋”。共产党的一切路线、方针和政策,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 向,归根结底都是为人民谋利益。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一党的私利。 “利为民所谋”是 共产党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孙中山在创立国民党时提出“天下为公”,但后来蒋介石 背叛孙中山,把“国民党”变成“刮民党”,结果被中国人民抛弃,被中国人民打倒。共产党只有始终 做到“利为民所谋”,才能永葆革命本色。在今天,要做到“利为民所谋”,就是要让利于民,不要与民 争利,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老百姓获得各种合法的收入和社会保障。共产党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带领群众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党的政策是允许一部分人(包括共产党员)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科学技术知识 和各种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先富起来,但是绝对不允许各级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先富起来。 (二)坚持“三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 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论同改革开放的关系,论述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提出了“三问”(问 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改革开放是 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内在统一,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我们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 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 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我们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 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 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 于民,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 获得前进动力。” 坚持“问政于民”,是因为我们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共产党 是代表人民执政,所以共产党各级领导干部执政必须问政于民,这样制定出来的政策才能体现人民的意 志和意愿。党和政府在制定方针、政策,出台有关管理办法前,要多听老百姓的意见,多听老百姓的呼 声,不要也不能只由少数官员加上少数专家决定政策的制定。坚持“问需于民”,是因为共产党的宗旨 ——48——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各级干部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 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困难。坚持“问计于 民”,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向人民群众学习,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创造精神,坚持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样制定出来的政策措施才能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从而保证决策的民主性 和科学性。 (三)坚持“三公”:公开、公正、公平 共产党执政,必须坚持“三公”,即执政公开、执政公正、执政公平。执政公开,要求政务公开。 官员财产公开。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现政务公开,官员财产公开。做到这两个“公开”,一方面能 提高办事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反腐败。 执政公正,要求法律公正。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应当对所有人公正。我国的腐败现象为什么 不断泛滥?为什么“前腐后继”呢?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腐败惩治不严,法律不公正。依法治国,必 须民主立法、民主执法、公正执法。 执政公平.是因为公平是“三个代表”本质的必然要求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过去提出的 “兼顾”公平的错误观点和政策的否定。十六大、十七大都特别注重强调维护、实现公平,制定了一系 列政策。社会没有公平、公正,社会就会动乱。社会主义社会如果不注重社会公平、公正,一切社会矛 盾就会激化,社会就不会和谐。现在社会上存在许多不和谐、不安全因素,其深层原因之一就是社会贫 富两极分化,腐败问题严重,社会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四)坚持“三个治国”:科学治国、民主治国、依法治国 坚持科学治国.是因为科学发展观的灵魂是科学。离开“科学”当然就没有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 发展观,必须坚持科学治国。科学治国包括几方面内容。第一,用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科 学、自然科学等)指导实践,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第二,依靠科学管理政府(政务)、科学管 理企业、科学管理学校、医院等等。第三,用科学思想教育人民,反对各种迷信。第四,用科学技术发 展经济、发展国防、发展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民主治国,就是要用民主的思想、民主的精神、民 主的体制管理国家,治理国家。坚持依法治国,就是要以法治国,依法治国,建立法制、法治国家,要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民主执法。 科学、民主、法制三者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是建立现代文明国家的三根支柱。科学治国不能 离开民主、法制。科学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科学掌握在谁手里,却会给人类带来不同后果。例如 核科学理论,掌握在人民手里,就会用于和平用途,进行核发电。而战争分子掌握核技术,就会用于核 战争,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现在一些尖端的生命工程理论和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后 果,值得人们去认真观察、思考、研究。民主治国不能离开法制和科学。离开科学和法制的民主,就是 无政府主义的民主.这种“民主”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依法治国不能离开科学和民主。离开科学和民 主。就不可能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更不可能民主执法。离开科学、民主的法制,是不可能做到公平、 公正执法的。离开民主,离开民主 台国,依法治国就可能走向封建专制与法西斯主义。历史上,各个国 家、各个朝代都有当时的“法制”和“法治”。但那时的“法制”和“法治”都是当时的剥削阶级、统 治阶级压制劳动人民的“法制”和“法治”。今天我们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制”和“法 治”,应该反映、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必须讲科学、讲民主,维护社会主义的稳定和发展,保护 最广大人民利益,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我们的法制、法治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不能离开民主,我们的 法制、法治是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法治。我们要民主立法、民主执法、文明执法,反对野蛮、不文明 执法。这样才能防止冤假错案的产生。 责任编辑:耀金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