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意蕴悠长、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文章从孩子的心灵感受出发,描绘了一幅秋天月夜下的动静结合的优美画面,充满了童真气息和浓浓的亲情。在进行本堂课之前,我先进行了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在素材的选材,例如图片、视频、音频的选取上我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图片的选材以及音视频应如何插入到演示文稿中,如何让课文的重难点体现的更合情合理,我都在课前做了大量的选取与设计。(A3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
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景与情的融合,既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美,又让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美。以信息技术支持为本,在以谈话开始的导课过程中,让学生边欣赏图片边听音乐进行想象,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让本堂课的呈现更加简单。(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1.以读为本,边读边想象,感受景美情浓。
课文中许多句子描写生动,勾画出了一幅幅诗意、灵动的画卷。教学时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语言的美,培养语感。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想象“月亮升起”“月下溪边”“月下田园”“月下牵星”这些图景,把语言文字还原成鲜活的画面,和同学交流想象的画面,并给每幅画面起名,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感受月夜的宁静、祥和,丰收在望的喜悦以及浓浓的亲情。
2.以读促写,边读边积累,培养表达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我本着让学生从读中感受,从读中体会,让孩子们跟读课文的朗读视频,既调动了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又让课堂的展示不显得那么枯燥。)(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课文中很多句子优美生动,还有很多语句后用省略号,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通过朗读这些语句,抓重点语句进行赏析,发现语句的特色,再填补省略号的空白,进行语言训练。比如:描述月亮升起的画面,四个“照亮了”由远及近,由高到低写景物,引导学生说月光还照亮了哪些景物。
课文第4自然段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我”眼中所见、鼻中所闻、心中所想巧妙地融汇到一起,构成一幅充满诗意的、灵动的、令人神往的“月下溪边”图。在教学中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拟人等手法的妙处,再熟读成诵,积累语言。课文第6自然段中作者通过多种感官去描写“月下田园”的丰收景象。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中体会这种写法,感悟语言的优美之处,然后让学生仿写自己在月下的某个情景,进行写法迁移运用,将课后的小练笔落到了实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