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俞募配穴穿线治疗胃脘痛100例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4・ Journal of External Therapy of TCM Feb 2007.16f1 俞募配穴穿线治疗胃脘痛1 00例 周晋丽 (山西省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 晋城048000) 关键词:胃脘痛:穿线疗法;外治法 中图分类号:R256.33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978X(2007)01—0034—02 胃脘痛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疾病 胃经之合谷穴、足三里以调理胃肠,可通穴与穴之间的气机,疏 之首,它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慢性胃炎。西医认为慢性胃炎的 通经络,调理气血,改善胃肠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实质是胃黏膜遭到反复损害之后,由于黏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 2.4.2胃阴不足型 致黏膜发生了改变,最终导致腺体萎缩。近年来,在治疗方法上 主症:胃脘部隐隐作痛,口燥咽干,口渴,大便干燥,舌红少 虽然不断有新的治疗药物出现,但疗效均欠佳,为了寻求比较 津,脉弦数。治则:养阴生津,益胃止痛。治疗选穴:脾俞透胃 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俞募配穴穿线加口服庆 俞,上脘透中脘、三阴交、足三里。方解:胃俞为“八会”之一,透 大霉素针剂治疗常见消化道症状的基础上将其用于治疗胃脘 肝俞宽胸利气,养血和胃,脾俞、胃俞助运化,主受纳,中脘是 痛,经100例临床疗效观察,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八会”之一,“腑会中脘”又为胃之“募穴”,透上脘则调脾胃, 1 临床资料 理气除胀,祛郁生津。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增强养阴作 100例中,上消化道造影提示胃节律紊乱综合征20例,42 用;足三里为调理脾胃之主穴,共奏理气、解郁、生津、和胃之功。 例为不同程度慢性胃炎,18例为消化性溃疡,20例为陈旧性溃 2.4.3脾胃虚寒型 疡合并慢性胃炎。男46例,女54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8 主症:胃脘部隐隐作痛,腹部喜按,喜暖恶寒,泛吐酸水,纳 岁;病程最长25 a以上,最短1周。 呆,神疲,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脉细弦。治则:温 2 治疗方法 中健脾,和胃止痛。治疗选穴:脾俞透胃俞,下脘透中脘,梁门透 2.1 手术器械及药品准备 关门,气海透关元、足三里。方解:脾俞、胃俞温中升阳;下脘透 持针器1把,弯三棱缝合针各号数个,5 mL注射器1具,6 中脘调理脾胃,壮中阳而散寒;气海透关元可壮真火,补元气;梁 号、6.5号针头若干个,医用手套2副,以上器材严密高压消毒。 门透关门以除胀满,增食欲;足三里为胃之“会穴”,远道用穴, 紫药水1瓶,2%碘酒棉球,0.5%碘伏棉球,0—1号的中度铬 刺激穴位,疏通经络,增强脏腑功能以治之。 制羊肠线,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灭菌注射药水。 2.4.4气滞血瘀型 2.2操作步骤 主症:胃脘部疼痛,痛如针刺,固定不移,拒按,触按可见痞 确定穴位,用紫药水作标记,严密消毒,用0.5%盐酸利多 块,大便秘结,时而发黑,舌紫暗,脉弦涩。治则:理气活血,祛瘀 卡因在穴位上作皮内麻醉,将新打开的长约1.5 cm羊肠线穿在 止痛。穴位选配:脾俞透肝俞,中脘透上脘,期门透日月、三阴 三棱缝合针上,双手戴上消毒医用手套,用持针器挟住三棱针, 交。方解:脾俞为“八会”之一,有“血会脾俞”、养血、祛瘀、和 从其中一个穴位穿入,经皮下组织从另一个穴位穿出,将肠线 胃、止痛之功,配肝俞可加强理气和胃解郁之效;中脘配上脘,和 轻微地来回拉几次,刺激穴位,疏通经络,在出针处紧贴皮肤剪 胃除胀、理气止痛;期门为肝的“募穴”,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 断,盖上无菌敷料。 瘀的作用;配胆之“募穴”日月加强其疏肝止痛作用;三阴交通 2.3西药治疗 经活络,调和气血。以上诸穴共奏而治之。 在治疗中均用庆大霉素针剂(每支8万U),每次2支,加温 3 疗效分析 开水10 mL左右(也可不加水)于饭后口服,1 d2次,连服7 d为 3.1疗效标准 1疗程,间隔2 d续行第2疗程,服药期间除个别加服镇痛剂外, 痊愈:经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或胃镜复查正常;显效:经治 其余均停服其他药物,按中医分型配穴穿线治疗。 疗后临床症状消失,食欲明显增加;好转:胃脘痛等症状减轻,发 2.4中医辨证分型 作次数减少,胃电图参数趋向正常,相关检查有所改善;无效:经 2 4.1肝胃不和型 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 主症:胃脘胀满疼痛,两胁不适,暖气吞酸,嘈杂,食欲不振, 3.2治疗结果 每因郁怒更甚,舌苔薄白,脉弦。治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穴 经治疗观察100例,其中治愈66例,显效29例,好转3例, 位选择:肝俞透胆俞,中脘透上脘,期门透日月,足三里透上巨 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00%。 虚 方解:肝俞有疏肝和胃之作用;胆俞有宽胸利气之功能;中 4 典型病例 院为胃经之“募穴”,亦为“八会”之腑会,配穴上脘,主胃胸疾 林××,女,27岁,胃脘部间断性疼痛3 a,痛有定处,如刺 患;期门、日月是肝胆之“募穴”,可平肝气之逆,伐木扶土;再加 如割,按之更甚,面色青紫,消瘦,舌紫暗,苔腻,脉弦紧。上消化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医外治杂志2007年2月第16卷第1期 ・35・ 自制针灸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40例 卢书峰,郑伟 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中医医院骨科,山东 莱芜关键词:狭窄性腱鞘炎;针刀疗法;外治法 中图分类号:R686.1 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978X(2007)O1—0035一O1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笔者采用自制 3.2治疗结果 针灸刀治疗本病4JD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本组40例,均一次性治愈,治愈率为100%。 1 临床资料 本组4JD例患者中,男15例,女25例;10岁以下3例,11 岁~60岁37例;病程最长5 a,最短1个月;拇指22例,食指16 例,中指2例。 4 典型病例 王××,女,4O岁,右手拇指疼痛伴功能障碍1个月,无外 伤史。查体:右手拇指掌指关节掌侧轻微肿胀、压痛,可触及结 节,指屈伸活动困难,有弹响。诊断为右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 鞘炎。经用针灸刀治疗1次,疼痛、弹响消失而愈。 2 治疗方法 2.1针灸刀制作 取直径2 mm克氏针,全长15 12111,针柄4.5 cm,针身长 5 讨论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由于手指伸屈频繁,导致屈指肌 腱或腱鞘因摩擦劳损而发病,尤其以拇指和食指最为常见。而 10 cm,针头长0.5 121'11,将针柄弯成三角形,针头弯成一直角,将 针头直角用砂轮磨成镰刀状,使刀口与针柄处于同一平面,只 有这样才能在刀锋刺入肌肉后,从刀柄的方向辨别刀口线在体 内的方向。 2.2使用方法 局部封闭和药物治疗其疗效不可靠。笔者采用自制的针灸刀 治疗本病,利用其呈镰刀状针灸刀,进行勾拉切割,切开狭窄的 腱鞘,类似于手术松解腱鞘。针灸刀治疗本病,进针点大多在手 指掌面横纹中点,刀锋可移到指骨两边缘,但不可刺人手指两侧 软组织中,因手指的重要神经和血管多走行在手指两侧,以免损 伤。针灸刀松解后要加强患指关节活动,以免重新粘连。利用 选用无菌的自制针灸刀,患侧掌心向上平放于治疗台上, 在患指掌侧指横纹触到硬结处或压痛点为针刺点,用紫药水作 标记。常规消毒,铺无菌小洞巾,2%利多卡因2 mL作局部浸 润麻醉,针刀面与掌面成90。角,刀口线与屈指肌腱平行刺入, 深达骨面,做纵形勾拉切割,松解术毕后过度掌屈背伸手指3 下,手指活动无弹响,结束治疗,针眼处用无菌纱布包扎,术后嘱 患者做手指关节活动,以防肌腱重新粘连。 针灸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具有见效快、方法简便、损伤 小、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简介: 卢书峰(1973一),男,2000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大专学 历,主治医师。现在山东省莱芜市中医医院骨科工作。研究方 向:骨科创伤的防治与研究。 3 疗效分析 3.1疗效标准 痊愈:经治疗后患指疼痛、弹响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有 效:经治疗后患指疼痛减轻,弹响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无 收稿日期:2006—09一O8 修回日期:2006—10~05 本文编辑:李昕 效:经治疗后患指疼痛、弹响及关节功能活动均无改善。 道造影提示:胃溃疡合并浅表性胃炎。中医诊断:胃脘痛,属气 滞血瘀型。治疗选穴,脾俞透肝俞,中脘透上脘,期门透日月、三 阴交。1周后疼痛缓解,其他诸症消失,1个月后患者痊愈。随 访1 a未复发。 由胃肠道吸收很少,在胃内浓度较高,引起周身不良反应较少。 综上所述,俞募配穴穿线加口服庆大霉素治疗胃脘痛效果 较为满意,且方法简便易行,患者愿意接受,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定穴要准确,肠线必须穿到肌层;②应随针的弧形进行出针, 以防断针;③用普鲁卡因时,必须先做普鲁卡因皮试,避免发生 意外;④对孕妇一般不宜使用此法;⑤使用庆大霉素要做皮肤过 敏试验,庆大霉素针剂割剧时,有可能落入玻璃屑,应用时要多 加/J、心。 收稿日期:2006—11—17 本文编辑:李昕 、 5 讨论 胃脘痛为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用俞募配穴穿线可以提高 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改善血液循环,具有舒经活络、理气 祛瘀、消炎止痛、调理改善脏腑功能的作用。西医认为胃脘痛均 属消化道病变,均为炎性改变,细菌感染,特别是幽门杆菌感染 是其重要病因之一。因此,口服庆大霉素等,可以直接杀灭胃壁 细菌,增强机体防御能力,起到了消炎止痛作用,口服庆大霉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