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高三历史九月月考考试试卷
(说明:试卷分为Ⅰ、Ⅱ两卷和答题卡,Ⅰ卷为选择题卷,正确答案请填写在答题卡上。Ⅱ卷为非选择题卷。请考生直接将答案写在Ⅱ卷上。考试完毕请上交答题卡、Ⅱ卷。本试卷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75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你认为下面的情况,哪项不可能是真实的
A、公元前202年某月某日,身在咸阳的苏某给家人写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 B、公元前228年某月,一官员称嬴政为大王,未受谴责
C、公元前218年,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尉,并享有皇帝赐给的一块封地 D、公元前219年,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马
2、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3、“打鬼烧书图”是19世纪末流传于山东的反洋教斗争宣传画,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①它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 ②这种斗争具有笼统排外的性质 ③体现了山东人民的反帝精神
④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使它们退出了山东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最大贡献是
A.扩大了中国和世界的交流 B.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C.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D.使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
5、“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一对联指的是( )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毛泽东
6、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7、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 B.长征胜利完成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找到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8、云南省富保村的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以上村官任务的变化与那一制度的实行有关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9、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的外交政策由建国初期的“一边倒”方针转变为与更多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一大片”方针,这一转变对当时中国外交格局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B.中美关系、中日关系走向正常化 C.加强与亚非拉国家间的团结与协作
D.采取独立自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10、“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周恩来)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尼克松回忆录》)。美国总统尼克松“伸手”的原因是:
A.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 B.认识到美国与中国发展关系的必要性 C.阐明中国对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D.主张建立和平相处的国际关系 11、从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我们制定国家外交政策时( )
A.没有必要区分敌人与朋友 B.认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是极为困难的
2
C.确定敌友关系是首要原则
D.应当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12、2004年3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加勒比海国家多米尼克建立外交关系,承认台湾的国家的数量减至26个。这事件表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B、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C、国际上掀起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D、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僵局被打破
13、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14、雅典公民希米奥出身于商人家庭,他在家里接受私人教育,其父母主要关注的应该是 A、逆运算能力 B、外语水平 C、在学校考试时取得好成绩 D、能言善辩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
15、公元前452—450年间。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 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 B.保障平民利益,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C.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是罗马法的渊源 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罗马法的成熟 16、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A、平民的斗争 B、帝国皇帝的重视 C、罗马的扩张 D、法学家的努力
17、“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 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18、“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今天我们就站在他象征性的身影下――签署了《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黑人满怀希望地得到的一张空头支票,一张盖着‘资金不足’的印戳被退回的支票。”(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1962年),材料中的《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是指
A .《独立宣言》 B .1787年宪法 C .《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 D .《宅第法》
19、杰斐逊曾这样写道:“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的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而
3
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文中所反映的观点是
①人民主权
②三权分立
③法治原则
④天赋人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美国1787年宪法的深远影响是 A、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 B、规定了美国为联邦制国家 C、体现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 D、有力地推进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21、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的统一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这句话强调了
A.容克地主控制煤铁等矿产资源 B.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 C.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D.普鲁士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22、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对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 )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23、现代英法美德四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点不包括( ) A.都实行两院制 B.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C.上院权力都比下院大 D.都拥有立法权
24、现代制度以及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等现代社会普遍接受的政治原则,是从哪个国家
开始的
A、中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25、在英国和法国实行宪政(民主政治)的过程中,相同之处是 A、最终都确立了人民民主政体
B、民主与专制进行了曲折而复杂的斗争 C、都是通过改革而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D、都受到了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第Ⅱ卷 非选择题(7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第26题17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5分,第30题14分,第31题9分或第32题9分。共75分) 26、(17分)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
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下图①至③所反映的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明成果材料:
(1)将三幅图所示政治文明成果的代号填入下表中适当的位置。(3分)
4
国家(朝代、城邦) 希腊(雅典) 政治文明成果 西周 秦朝 (2)如何认识图②所示的政治制度?它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图③为代表的政治文明成果的看法。它对近代社会政治文明
建设留下了什么有益的启示?(6分)
某学生探究小组欲对近代人类创立的政治制度进行探究,请你为其提供下列帮助: (4)拟定一个探究题目。(1分)
(5)提供三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3分) 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① 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根据材料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表现。(4分)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 皇帝 国会 总统 联邦法院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户、礼、兵、刑、工 参议院 众议院 内 阁 其他机构 最高法院 图1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图2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② 根据图1指出,唐太宗如果欲下令治理黄河,最后负责实施的是哪个职能部门?(1分)形成图2这种机构的理论来源是什么?(1分)
③ 图二中的国会与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哪一机构类似?(1分)图一和图二两种政治模式在本质上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3分) 28、(10分)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今天,南京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
① “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 ,并选择在1997
5
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2分)
材料二 中山陵是孙中山
先生的陵墓,位于紫
金山麓,坐北朝南, 建筑宏伟。其祭堂的 门楣上刻有“民族、 民权、民生”横额。 中山陵每年吸引观光 500万人次。 游客达
大总统誓词
② 据材料二,分析中山陵成为旅游胜地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1949年4月) ③ 材料三中的图文反映了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何伟大意义?(3分)
④ 上述材料反映了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命运。试结合阶级属性对形成上述历史命运的原因作一探究性评价。(3分) 29、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分析以下三个历史片段,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15分) 片段一: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2分)
(2)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为什么?(3分)
6
片段二: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3)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2分) (4)该宪法起了什么作用?(3分) 片断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5)1954年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1分)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2分) (6)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30、(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
[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
——邓小平
请回答:
⑴请以内阁和议会关系说明材料一的观点。(4分)
⑵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在选择和设计民主模式的思路方面,美国和中国有何相似之处?(2分)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竞争相比,中国大陆的民主政治有何特色?(4分) ⑶今天的美国领导者非常热衷于“输出(美国模式的)民主”,要求其它国家全盘接受美国民主模式。你对此如何评论?(4分)
注意:以下两题为选做题,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的一题在答卷相应的位置作答。
31.(9分)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改革就是推陈出新、除旧布新,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但改革的道路总是坎坷曲折的。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公元前5—3世纪,中国是战国七雄逐鹿中原,欧洲是希腊、罗马城邦共和,双方几乎
7
在同一时期推行极为不同的政治改革为各自政治制度铺垫了完全不同的基础。试就双方改革的背景、内容及目的作一比较,分析各自深远影响(6分)。希腊改革家们如梭伦、克里斯提尼等因政绩显赫而流芳百世,但中国改革家商鞅、吴起、李斯、韩非子最终惨遭杀头、车裂、灭族之灾,这又是为什么?(3分) 32、(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拿破仑被流放在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上时曾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材料二: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的作用和历史意义。(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3分)
8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07-2008学年度 第一学期高三历史九月月考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座号______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说明:试卷分为Ⅰ、Ⅱ两卷和答题卡,Ⅰ卷为选择题卷,正确答案请填写在答题卡上。Ⅱ卷为非选择题卷。请考生直接将答案写在Ⅱ卷上。考试完毕请上交答题卡、Ⅱ卷。本试卷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第26题17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5分,第30题14分,第31题9分或第32题9分。共75分) 26、(1)将三幅图所示政治文明成果的代号填入下表中适当的位置。(3分) 国家(朝代、城邦) 希腊(雅典) 政治文明成果 (2) (3) (4) (5) 西周 秦朝
9
27、(1) (2) (3) 28、(1) (2) (3) (4)
10
29、(1) (2) (3) (4) (5) (6) 30、(1) (2) (3)
11
注意:以下两题为选做题,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的一题在答卷相应的位置作答。(作答前先选择题号,用铅笔涂黑) ...............〖31〗 〖32〗
12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07-2008学年度
第一学期高三历史九月月考考试试卷
参考答案:
1-5:CDCBC;6-10:CDDCB;11-15:DADDC;16-20:CBCCD;21-25:BCCBB 26.(17分) (1)(3分)
国家(朝代、城邦) 希腊(雅典) 政治文明成果 ③ 西周 ① 秦朝 ③
(2)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2分) 废除贵族分封制,奠定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治制度的基础,对中国两千多年的政
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2分)
(3)开创了集体管理国家政权的新形式;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为了人类民主政
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它是小国寡民状态下部分人的民主,忽视了对非公民、妇女等群体的民主,造成社会不公。(4分)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少数服从多数等。
(2分) (4)(切题、体现探究性、有探究价值,如西方政治制度初探、对近代政治制度的认识
等)(1分)
(5)查阅文献资料;网上搜索;求教专家学者;观看音像资料等;(每点得1分,但不
超过3分)
27、①表现: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公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能力是担任公职的先决条件;国家事
务充分讨论,民主决策。(4分)
②工部。(1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1分)
③公民大会。(1分)本质上不相同。(1分)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而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则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2分)
28、①《南京条约》的签定、香港回归。(2分)
②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们深切怀念孙中山的丰功伟绩;中山陵位于紫金山麓,建筑宏伟,属优质旅游资源。(2分)
③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意义: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3分) ④提示:清朝封建统治者腐败无能;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无产阶级具有先进性,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3分)
29(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1分),法律条文比较明晰,审判、量刑都有法可依,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1分)。
(2)这些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部分条文体现了不平等,如“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就是明显的不平等。(也可以举其它例证)(3分) (3)分权与制衡的原则(2分)。
(4)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分),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1分),
13
它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维持了美国的长期稳定(1分),同时保证了美国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的和谐统一(1分)。(每点一分,至少要回答三点)
(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2分)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30、(14分)
⑴美国:内阁和议会分权制衡;(2分)英国:首相和内阁实际上对议会负责。(2分) ⑵相似之处:都体现本国特色,避免照抄他国。(2分)
中国特色:中国大陆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分)
⑶美国无视世界政治模式多元化的趋势,对他国独特的政治文明缺乏尊重,干预别国内政。(4分)
31、背景:①中国变法是在东周王室衰败,周朝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分崩离析,诸侯列国崛起称雄背景下出现的。(1分)。②希腊、罗马改革是在城邦共和制逐步发展,广大平民与贵族阶级矛盾对抗背景下出现的。(1分)
内容及目的:①中国变法的内容是发展经济、富国强兵,中心目标与结果是加强诸侯王权,为统一天下打下基础。(2分)。②希腊、罗马改革内容是减轻贵族特权,扩大平民公民权;中心目标与结果是缓和城邦阶级矛盾,扩大城邦统治基础,确立城邦共和国的民主与法制。(2分)。
东西方改革家命运不同,原因在于西方改革家为广大平民群众请命,深得广大民众拥护而流芳百世。(2分)。东方改革家是协助建立皇权至上的御用文人,是巩固皇权的工具而已,一旦皇权利益有异,他们就成了皇权斗争牺牲品。(1分)。
32、(共9分)参考答案:
(1)拿破仑法典以法律手段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法律平等和私有财产权的合法
性,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典范,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答出3点即给6分)
(2)拿破仑对外战争一方面具有进步性,另一方面具有侵略性。(1分)进步性表现在法 军所到之处,赶走贵族,破除封建制度,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火革命精神;(1分) 侵略性表现在掠夺和奴役意大利等民族国家。(1分)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