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地球物理测井这门课程。地球物理测井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以物理学、数学和地质学为理论基础,以井眼及其周围介质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专门的仪器设备,沿钻井剖面测量各种物理参数,通过数据处理和综合研究,揭示测量对象的特征和规律,进而发现油气、煤、金属与非金属、放射性、地热、地下水等矿产资源。
通过本次的实验课,我们认识了测井仪器,了解测井仪器系统的组成。通过课上邹长春老师对测井曲线的讲解,我们看到了常规的测井曲线图件,进一步看懂了测井曲线图,掌握常规测井的种类;另外认识常规测井资料处理成果图件,了解测井能够解决哪些地质问题。通过这次的认识实习,我们在学习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测井的仪器有了感性的认识,同时对我们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为我们假期的实习和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 实验内容和过程
老师在实验课上首先讲解了测井仪器。测井仪器分为地面仪器和地下仪器。地面仪器主要包括绞车和控制面板。地下仪器包括:密度三侧向探管、声波探管、伽马探管、电测探管。绞车的作用包括连接井上和井下的仪器、使仪器在井中能够上升和下降。另外线缆能够传输测量信号,使地上的面板能够及时地接收到地下的仪器传输上来的信号。同时绞车上的线缆上每隔一定的长度都有记录,使绞车具备了深度记录的功能。
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常规的测井方法,重点讲解了声波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和密度测井。对于常规测井来说,一个深度只能测量一个数据点。
声波测井(AC)是在井中利用声波传播特性研究地层和钻井本身特征的一系列测井方法的统称。声波管的上部和下部都有扶正器,它有两个作用。下井时处于打开状态,始终保证仪器位于正中心。其次它还有固井的作用,能够消除井眼垮塌的影响。仪器上有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通过同一发射器发射,同时安装在仪器上的接收器在接收到经过岩石反射声波时会有时间差。通过时间差来分析岩性。
普通电阻率测井是采用电极系沿井眼测量岩层或矿体电阻率的一种测井方法,其测量结果是视电阻率,也称为视电阻率测井。
密度测井(DEN)属于核测井的一种,是一种孔隙度测井方法。它测量由伽马源放出的并经过岩层散射和吸收而被探测器所接受到的伽马射线的强度,用来研究岩层性质,确定孔隙度的一种方法。
成像测井技术,就是在井下采用传感器阵扫描测量或旋转扫描测量,沿井眼纵向、周向或径向大量采集地层信息,传输到井上以后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井壁的二维图像或经验周围某一探测深度以内的三维图像。和传统的测井曲线相比,成像测井图像更精确、直观、方便。成像测井用灰度来反映。电阻率越低,在测井图像的显示为越暗。通过成像测井可以识别裂缝、溶洞。由测井得到的图像方面左边的道为动态的,右边的道为静态的。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测井解释综合成果图(见图1)。该图的结构上部为图头,下部为处理图。测井数据采集结果,通常采用测井曲线图来表示。测井曲线图由深度道、曲线道等组成,深度道用于显示钻井深度数值;曲线道用于绘制随井深变化的测井曲线、波形或图像。一个曲线道可以绘制多条测井曲线,每条曲线又包括曲线名称、单位、左右刻度、线型等信息。为了便于读取曲线数值,曲线道还绘有深度格线和刻度格线。
反映岩性变化的测井曲线包括自然电位曲线(SP)、自然伽马曲线(GR)和井径曲线(CAL)。第二道用来标记测井深度,称为深度道。第三道用来记录孔隙度测井曲线,包括声波曲线(AC)、密度曲线(DEN)和中子曲线(CNL)。第四道用来记录电阻率测井曲线,包括
1
深侧向电阻率曲线(RLLD)、浅侧向电阻率曲线(RLLS)和冲洗带电阻率曲线(RXO)。
以单孔隙度测井分析程序的成果图为例。图的最左边为层号、解释结论和深度标号。第一曲线道为地层特征曲线,包括渗透率曲线和泥质含量曲线。通过观察泥质含量曲线,低的地方可能为储集层。第二曲线道为孔隙度分析曲线,包括岩心孔隙度曲线、地层含水孔隙度曲线和地层有效孔隙度曲线(POR)。其中POR为通过电阻率算出的孔隙度。第三曲线道为饱和度分析曲线,包括视地层水电阻率曲线(RWA)和含水饱和度曲线(SW)。通过岩性分析,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地层中泥岩和砂岩的百分比。
图头
处理图
图1
最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模拟的套管井。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了在开采的过程中下套管。套管既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防止井眼垮塌。还可以起到隔绝泥浆和油层、水层的作用,防止油层或水层受到污染。同时,老师也向我们讲解了一些石油开采方面的知识。例如在开采的后期采用注水的方法开采石油。对于无法开采的稠油,可以采用加微生物降解的方法去开采。
三、总结
通过本次对测井仪器的认识实习,我们对测井仪器有了更清楚地认识。看到实际的测井曲线图后,加深了我们对已学到的知识和测井曲线的理解。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也了解到了地球物理测井在石油勘探领域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了作为资源勘查专业的一名学生学好这门课的重要性。其次,本次实验课使我们对我们以后将要学到的知识有了基本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对每种测井方法的理解。同时,也希望以后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增加这种认识实习的次数。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理解所学到的知识。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