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优秀教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优秀教案

第1课时 数学广角(1)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9页例1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在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安排了逻辑推理方法。逻辑推理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良好素材。

【学情分析】

一年级已经渗透了找规律、排列组合,本册渗透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后还要进一步学习复杂一点的排列组合、可能性(也就是概率)、运筹、等量代换等高等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本单元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能根据多个条件推导出结论。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2.进行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1

探究新知―→学会简单的逻辑推理。 ↓ ↓

巩固应用―→运用推理解决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1.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1)请两名学生上台,一名学生拿语文书,一名学生拿数学书,藏在背后。教师说明:他们两人分别拿着语文书和数学书。

(2)让学生猜一猜各自拿的是什么书,指名说一说,产生予盾,从而使学生发现猜不准,缺少一个条件。

(3)给出一个条件,让其中一学生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再让学生猜一猜各自拿的是什么书,分组讨论。 (4)小组交流,猜出结论,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猜的。 (5)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去推理:

①“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这句话中可推出此人拿的是语文书,那么另一人拿的就是数学书了。

②从“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这名话中可推出另一人拿的是数学书,那么“我”拿的就是语文书了。

2.揭示课题。看来同学们对这样的游戏很感兴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教学例1

在上面语文、数学书的基础上增加一本品德书,大家再来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书?课件出示。

(1)课件出示3本书。

2

让学生明确条件和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思想,推出结论。 (3)指名说说是如何推理的。

生1:我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连线。 生2:把小红和语文连起来。

生3: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那肯定拿了品德书。把小丽和品德书连起来。 生4:剩下的小刚肯定拿了数学书,把小刚和数学书连起来。

(4)小结:小红拿的是语文书,说明小丽和小刚拿的是数学和品德书。这样根据条件,可以想到,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那么就是品德书,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了。

【巩固应用】

1.完成第109页“做一做”第1、2题。(课件出示)学生独立解答后,与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1)第1题,笑笑是最轻的,只有5千克。其余两个就是乐乐和欢欢。乐乐比欢欢重,那么乐乐有9千克,欢欢7千克。

(2)第2题,小伟是三班的,小冬和小雨就是一班和二班的。小雨去一班找小冬玩,那么小冬是一班的,小雨就是二班的。

2.完成第111页“练习二十一”第1、2、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你学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学习“猜一猜”,这其实是数学里的简单推理知识,希望同学们遇到这些问题时,能冷静地去判断、推理。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1)

小红:语文书 小丽:不是数学书 小刚 小红 小丽 小刚

语文 数学 品德

3

第2课时 数学广角(2)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0页例2 【教材分析】

教材在这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感受到数学思维等活动,逐步形成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要注意因材施教,不要人为拔高要求。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学会简单的逻辑推理。 ↓ ↓

巩固应用―→运用推理知识解决问题。 ↓ ↓

4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学广角里的“猜一猜”,掌握得怎么样?现在有道题,你们能猜出来吗?

出示题目:有红、黑、花三条金鱼,根据所给条件猜猜谁先游出来? (1)最先游出来的不是花金鱼。 (2)黑金鱼在最后。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师:看来学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推理。(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

(1)让学生明确条件和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思想,推出结论。 (3)指名说说是如何推理的。

生1:先看哪一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这样就能确定这个空格应填的数。

生2:A所在的这一列,有3、A、1,那么A不是2就是4,因为A所在的这一行已经有2,所以A只能是4。

生3:B这一行已经有4和2,那么B不是1就是3,因为B这一列已经有3,所以B不可能是3,只能是1。

(4)小结:每一行共有4格,知道其中的3格,就可以找出第4格。所以先看哪一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确定这个空格应填的数,依此类推。

(5)小组合作,填写其他的空格。 (6)指名汇报。

5

3 4 2 1 【巩固应用】

2 3 1 4 4 1 3 2 1 2 4 3 1.完成第110页“做一做”。(课件出示)学生独立解答后,与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第110页思考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可以将甲、乙、丙写一行,下一行写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和体育老师。然后连线。从“甲和乙经常跟体育老师打羽毛球”可以知道丙是体育老师,连线。从“乙带学生去找数学老师辅导数学”可以知道乙不是数学老师,那他就是语文老师,连线,剩下甲就是数学老师了。

【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你学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今天学习的“猜一猜”,比上节课学的稍微复杂一点,也是数学里的简单推理知识,只要同学们遇到这些问题时,能冷静地去判断、推理,找到正确的方法,就能正确地解答。希望小朋友在课后能运用这节课学到的推理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变得越来越聪明!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2)

A:2或4,与2同在一行, A不是2,是4。 B:1或3,与3在一列,B不是3,是1。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