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31例放射性颌骨骨坏死(ORN)回顾性研究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44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Oct.2006,Vo1.22,No.5 31例放射性颌骨骨坏死(ORN)回顾性研究 陆东辉 金友仁 郑春兰 刘树森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江苏南京210008) [摘要] 目的:探讨放射性颌骨骨坏死(ORN)发病诱因及治疗手段 方法:对1995~2005年南京口腔医院颌面外 科收治3l例放射性颌骨骨坏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口】顾性分析:结果:1)31例患者中患者原发头颈肿瘤来自鼻咽 癌l5例、腭癌5例、颊癌3例,余为咽、舌、L1底、唾液腺癌等各1例 2)31例ORN患者接受放疗剂量由4 500~ 8 500 cGY 3)31例ORN患者下颌骨20例,上颌骨11例,两者之比近2:1。4)高压氧+抗生素+创面死骨刮治术 l8例,抗生素+病灶搔刮术6例,抗生素+死骨切除术4例,单纯抗生素治疗3例。5)随诊痊愈l7例,症状改善6 例,死亡3例,失访5例。结论:1)放射性颌骨骨坏死(ORN)发病诱因同放疗剂量有关,7 000 cGY为临界点,统计 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2)下颌骨ORN与颌骨骨质结构、解刮位置以及体积有关。3)高压氧辅助抗生素控制感染, 对于ORN仍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放射性骨坏死[中图分类号] R782.2 颌骨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651(2006)05—0544—03 Retrospective Study of 3 1 Patients with Osteoradionecrosis ORN、of the Jaws.LU Dong—hui,j|NG You—ren, ZHEN Chun—lan.et a1.Nanjing Stoeatrologic Hospital ofMedical College,Nanjing Universit) ,Na ng 210008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risk and management of osteoradionecrosis(ORN)ofthejaws.Methods:Thirty— one patients with ORN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from the medical records 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D', Nanjing Stomatologic Hospital between 1995 and 2005.Results:1)15 cases were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while the others located in oral cavity.2)In all eases the radiation dose varied from 4500 to 8500cGY,and 15 patients were over 7000cGY.3)The incidence of ORN within the mandible was two times higher than in the maxilla.4)Management includ— ed antibiotic medication,gentle sequestrectomy,hyperbaric oxygen and segmental mandIhulectomy.5)17 patients reeov— ered completely,6 improved,3 died and 5 lost to follow—up.Conclusion:1)high radiotherapy dose,for example more than 7000cGY.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ORN.(P<0.001)2)Jaw—related faetors may include structure,ana— tomie site and volume of the bones received irradiation.(3)in addition to antibiotic,hyperbaric oxygen(HBO)is effec— tive in managing of ORN. [Key words] Osteoradionecrosis Jaws 放射性颌骨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RN)是 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后的严重并发症。至今,对 检查,放射与病理诊断结果、治疗和预后资料。 1.2 本组资料分析结果均经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ORN发病诱因及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仍有争论。现 将我院近年收治31例ORN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 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放射性颌骨骨坏死发病 诱因及治疗策略。 1材料与方法 2.1患者年龄与性别本组资料共计31例,其中 男22人,女9人,男女之比2.4:1。按年龄组分,~ 39岁组1人,~49岁组5人,~59岁组1 1人,~69 岁组14人。年龄最低38岁,最高69岁,平均年龄 58岁。 1.1 本组统计资料来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 医院病案,系颌面外科收治人院放射性颌骨骨坏死 2.2 临床症状初起常表现为坏死骨表面黏膜无 病例共计3 1例,所有患者均附有详细临床、实验室 作者简介陆东辉(1952一),男,浙江湖州人,副教授,硕士,专业研 原因红肿,大部分病例伴有软硬组织溃烂,颌骨创面 外露,经久不愈,可有疼痛,伴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形 成皮肤或黏膜瘘管,口腔臭味强烈,可有张口受限或 组织缺损畸形。x线表现:颌骨呈斑片状不规则破 坏阴影,表现为溶骨性破坏与骨膜增厚,边界弥散欠 究方向:口腔颌面肿瘤 j损伤临床治疗 通讯作者陆东辉,电话:(025)8362038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口腔医学研究2006年l0月第22卷第5期 光滑,部分可有小死骨样改变,甚至病理性骨折。本 组31例ORN发生于上颌骨计11例,其中前磨牙区 4例,后磨牙区7例;发生于下颌骨计20例,其中后 磨牙区18例,前磨牙区2例,上下颌骨发生率约为 1:2。 2.3 ORN与头颈恶性肿瘤种类及放疗剂量关系见 表1。 表1 31例ORN原发头颈部恶性肿瘤类型与放疗剂量统计 Table 1 T De and radiation dose of 3 1 cases of head and neck malignant fuH{ouYs 2.4发病与放疗间隔31例中最短发病问隔距放 疗结束约1 1个月,最长1 1年,平均发病问隔约5~ 6年。其中放疗术后有拔牙史5例,牙齿长期松动, 患牙周炎病史者6例。 2.5治疗方法31例ORN患者,其中接受高压氧 舱+抗生素+创面死骨刮治术18例,抗生素+死骨 搔刮术6例,抗生素+病灶死骨切除术4例,单纯抗 生素治疗3例。 2.6随访31例ORN患者3个月至3年随诊,其 中完全治愈17例。治愈标准:无疼痛,创面愈合无 分泌物。症状改善6例,死亡3例,失访5例。 3讨论 3.1 病因机制及诱因 ORN在临床上被认为是一 类由放射损伤以及细菌感染共同作用引起的颌骨骨 髓炎,患者除了有放疗史以外,其临床表现症状与慢 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不尽相同。Marx(1983)提出 三低学说(三乏学说),即乏氧、乏细胞以及乏血管 结构作为ORN的基本形成条件,将放射线对颌骨细 胞单元造成的损伤放在ORN病因的首位¨ 。目前, 多数学者认为;放射、创伤与感染是引发颌骨骨坏死 的3个基本因素 。而同时,在此基础上仍有许多 诱因与ORN发病有关。1)治疗方面:放射总剂量、 放疗生物效应、放射投照的形式、放射野范围以及受 幅射损伤的颌骨容积率大小。2)患者方面:重度牙 周炎,口腔卫生环境差,烟酒嗜好,颌骨本身健康状 545 态,有无颌骨手术史,放疗后拔牙等。3)肿瘤影响 方面:肿瘤的临床分期与病理分级,肿瘤与颌骨解剖 关系与位置,对颌骨的影响等 。 本组资料的统计结果提示,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的病因首先同放疗总剂量有关。本组31例ORN原 发头颈恶性肿瘤以鼻咽癌为多,约占本组样本例数 一半,在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又以鼻 咽癌病种接受放射治疗剂量为最大。资料表明:同 其他颌骨ORN原发头颈恶性肿瘤分类相比较,本组 31例资料中原发鼻咽癌患者经放疗后发生颌骨 ORN机率最高,占15例(48.4%),其次为腭癌5例 (16.1%),颊癌3例(10.1%),其他为舌、咽、牙龈、 口底、唾液腺癌等。与此对照,原发颌骨中枢性癌未 见一例。根据患者放疗剂量记录表明,鼻咽癌患者 因放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其接受放射剂量一般在 6 000~8 500 cGY不等。同比,口腔癌接受手术后 放疗,剂量一般控制在4 500~6 000 cGY以内。本 组资料结果提示,发生于口腔颌面部各部位恶性肿 瘤手术后放疗均有可能患ORN,见表1,但其发病率 与鼻咽癌相比较,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 1976年Bedwinek曾总结38例ORN,发现下颌骨接 受放疗剂量为6 000 cGY以下时未见骨坏死,6 000 ~7 000 cGY时骨坏死发生率为1.8%,7 000 cGY 以上发生率为9%。1983年Baker报道也表明,放 疗剂量为6 500 cGY以下时,未见ORN发生,而 7 500 cGY以上者发生率为22% 。据本文统计, 相比较一般口腔癌,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剂量普遍 高出1 000~2 000 cGY,因而鼻咽癌患者在接受大 剂量放射治疗后,其发生ORN的机率与风险远高于 头颈部其他恶性肿瘤,由此可以提示,超过 7 000 cGY的大剂量放疗是颌骨ORN的主要诱因。 近年来,对于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有学者认为,增大 放疗剂量与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存在效应关系,放 射总剂量每增加100 cGY,可使局部控制失败危险 下降9%’。因而,在常规剂量6 000 cGY基础上加 量放疗2 000 cGY,以求获得更高的鼻咽癌治愈率; 与此同时,也无形中增高了颌骨ORN发病风险。 3.2下颌骨ORN高发诱因 和以往报道相似,下 颌骨ORN发病例明显高于上颌骨,本组资料中占 20例,约为上颌骨例数的一倍 ‘。 。由于颌骨内含 大量矿化物质,其中下颌骨主要为密质骨,含钙量 高,可吸收较多的放射能,易导致颌骨内微血管发生 炎症反应。另一方面,下颌骨在解剖学比较,其骨量 容积为颌面最大骨骼,而同上颌骨相比,其血供与营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46 养均不及前者充沛,抗感染力差。从鼻咽癌的放射 治疗角度看,由于下颌骨与体表间距较鼻咽部肿瘤 位置距体表浅,下颌骨在同一放射剂量和放射野内, 所吸收的放射量明显高于颅面骨其他部位。因此, 本组资料中31例ORN来自鼻咽癌放疗术后患者例 数高达50%,而其中下颌骨ORN为20例,某种程 度上可能解释了下颌骨ORN高发病诱因。 3.3 治疗及预防传统的ORN治疗方案包括保守 与外科切除方式,其中以保守治疗为主,本文中31 例有10例通过常规抗生素控制感染,双氧水、生理 盐水冲洗颌骨病灶创面,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 对于死骨形成的病灶,本组则采用手术搔刮或死骨 截除方法,去净死骨及周边腐坏组织,与边缘性或中 央性骨髓炎治疗相似。而对于发生病理性颌骨骨折 病例,则采用外科手术截骨方式,力争达到病灶区内 部无腐坏组织,形成新生肉芽包裹或使病灶局限化。 由于ORN患者一般年龄较大(本组平均58.3岁), 身体状况虚弱,对大型耗时手术耐受力下降,因而本 组资料无一例采用血管化同种自体骨游离移植治疗 方法。 利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ORN 治疗,在本组资料中计18例。通常采用20~100 Kpa高氧压舱内治疗2 h,6 d为一疗程,共2—4个 疗程。HBO协同手术并辅以抗生素控制感染,被证 明具有一定治疗效果。本组资料提示对于颌骨 ORN治疗仍以病灶处理,辅以抗生素控制感染为 主,利用高压氧治疗,可以促进ORN控制与改善。 HBO对经受幅射的机体组织有促进再生血管的作 用已被动物模型实验证实。1990年Marx等曾报 道,与正常氧压和气压下相比较,实验动物经过 HBO(2.4个大气压)20次治疗,其毛细血管密度可 以增加至8~9倍 。近年的研究表明,利用HBO 对颌骨ORN治疗,可以产生明显的再血管化效果, 并且促进了成纤维细胞生成密度,使颌骨病灶的坏 死骨组织(非活性的坏死组织)局限化,以便利用外 科手术方法给予清除,促进创口愈合 。如本组病 例所示,利用HBO以及局部3%过氧化氢溶液反复 冲洗创面,有利于创面肉芽的增生,在充氧环境下, 肉芽组织复盖创面表层,促进其愈合。治疗ORN除 了病灶骨搔刮以外,目前有采用游离大网膜复盖方 法。大网膜复盖和包裹对于治疗ORN经久不愈创 面,具有促进创面再血管化(revascularization)和细 胞新生(neocellularity)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缓解由病 灶引起的疼痛¨ 。此外,目前临床开展的血管化腓 骨、额骨、髂骨肌皮瓣移植外科手术治疗途径,对于 持续发展的放射性颌骨骨坏死患者,采用手术根治 性切除大块腐败骨块,利用血管化游离骨肌皮瓣重 建修复,对于促进病灶创口愈合以及恢复面形与功 能,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颌骨ORN预防包括放疗与患者两方面。对鼻 咽癌等头颈部肿瘤目前提出精确放疗,适形放疗,以 及小放射野或者不规则放射野多角度照射等方式, 以期最大限度保护口腔颌面部正常组织。对于放疗 病员术前精密的口腔健康状态评估,特别是对于牙 周炎患者定期口腔洁治与保健,可以控制牙周炎感 染程度,并且在放疗过程中以及放疗后进行长时期 的牙周病随访,有利于减低放射性颌骨骨坏死。 参考文献 1] Marx RE.Osteoradionecrosis:a Flew concept of its pathophysiolo— gY.J Oral Maxillofacial Surg,1983,41(2):283—287 [2] Merkesteyn JPR,et a1.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 of osteora— dionecrosis of the mandible.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1995,80(1):12—16 [3] Jereczek—Fossa BA,Orecchia R.Radiotherapy—induced man- dibular bone complications.Cancer Treatment Reviews,2002,28 (1):65—74 [4] 王文崔,王文贤.临床颌骨外科学.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 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44—46 [5] 王荣光,郭宝煌主译.鼻咽癌.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 社,2002,202—205 [6] Bras J.Jonge de HKT.Merkesteyn JPR.Osteoradionecrosis of the mandible:Pathogenesis.Am J Otolaryngol,1990,1 1(4): 244—250 7 Mirante J.Urken M.Aviv J.Resistance to osteoradionecrosis in neovascularized bone.Laryngoscope,1993,103(6):1 168—1 173 [8] Marx RE,et a1.Relationship of oxygen dose to angiogenesis in- duction in irradiated tissue.Am J Surg,1990,160(7):519— 524 9]Gal TJ,Yueh B,Futran ND.Influence of prior hyperbaric oxy- gen therapy in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microvascular reconstruc- tion for advanced osteoradionecrosis.Arch of Otolaryngolgoy—— Head&Neck Surg,2003,129(1):72—76 [10 j Kobayashi W,Kobyashi M,Nakayama K.Free omental transfer ofr osteoradionecrosis of the mandible.1ntel J Oral Maxillo Surg, 2000,29(3):201—206 [1 1] Chang DW,Oh HK,Robb GL,et a1.Manegement of advanced mandibular osteoradionecrosis with free flap reconstruction.Head and Neck Journal for the Sciences and Specialties,2001,23 (10):830—835 [收稿日期:2006—04—13] (本文编辑汪喻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