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 2017年3月14日 活动地点 主题内容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组织者 会议室 具 体 活 动 纪 要 本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如下七项措施: 1。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全面调查了解,充分辨别分析,认真摸准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困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如对心理障碍型学生重在端正态度或治疗心理疾患,相应方式为个别谈话、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心理疾患严重者辅以药物治疗,后者以初中以上学生居多;对意志薄弱型学生重在意志锻炼;对身体病态型学生重在治疗疾病,不能坚持学习者要休学治疗;知识断层型学生重在接上知识链;对环境困惑型学生重在排除环境干扰;对智商低下学生要降低要求,重学基础。 2。正面鼓励,侧面教育。哪怕发现学困生身上一点闪光之处,即予以表扬,哪怕发现学困生的一点进步,即予以鼓励,哪怕发现学困生的一处创新,即予以赞美,做到表扬多于批评,做到正面鼓励为主,侧面教育为辅。学困生,更多的是要在爱心呵护下成长。 3.突出主体,开发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主体,我们要让学生自我提高,主动发展,把潜能挖掘出来,心理障碍型学生要让学生自觉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明确学习的目的,要让学生在外界影响下心理自我健全;意志薄弱型学生要让其自我监督;知识断层型学生要让其主动补习断层所学;环境困惑型学生要让其主动克服家庭困难、社会不良诱惑,摆脱环境阴影。给以期望,发挥罗森塔尔正效应作用. 4。利用活动,树立信心。学困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也有其所长,关键要发现并加以利用,如某个学生学科知识学习不佳,但他可能在校运动会中是 1500m 长跑冠军,教师要把此信心让学生转到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信心上来。 5。主动辅导,人格感化。学困生是在学习上出现了困难,在自觉遵守纪律上出现了问题,他们在困难之际,最需要的是恩师的教诲,同时学生的向师性也决定了教师人格感化有重要作用. 6。建立转化记录,促其成才。建立学困生跟踪辅导记录,制定计划全程、系列帮扶学困生,能更好地使学困生区早日脱困,并促其成才。学生之间结对帮扶,让好的结对榜样带动学困生,发挥榜样作用、监督作用、同化作用. 7.持之以恒,教育不懈。学困生今日脱困了,明日在另一点上又形成新的断层,今天能管住自己,后天就不能管住自己了,因此,使学困生真正走出困境,必须持之以恒,教育上不松劲,行动上不懈气。
平安镇中心校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活动时间 2017年4月18日 活动地点 主题内容 会议室 学习《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组织者 郭晓慧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具 体 活 动 纪 要 一、教师学习《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具体情况如下: (一)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 2.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设计全面、合理。 3。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4。目标制定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方式方法 1。尊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师生关系平等、融洽,营造民主、和谐、宽松 的学习情境。 2。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整合教学内容,积极吸收课外教学资源,创设问 题情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评判能力. 3。合理选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表达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和机会,教学媒 体的运用合理,实用性强。 4.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及社会现实,思想教育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程序设计层次分明,合理有序,结构紧凑。 5。注重鼓励性评价,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表现给予及时表扬和肯定,注意 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三)学习方式方法 1。学生注意力集中,对所学内容有较强的求知欲,敢于质疑问难。 2。学生思维活跃,能独立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3。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优质高效。 4。学生具有运用所学知识, 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平安镇中心校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活动时间 2017年5月16日 活动地点 主题内容 会议室 学习—-如何共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组织者 郭晓慧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具 体 活 动 纪 要 共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共分五个方面: 一、寻无效教学症结 (1)归纳五种无效教学的形式。 (2)归纳的七种失衡.1.效率层面:教学中向有限的时间要效率.2。理念方面:举了一个新东学校教育孩子的例子。3。管理方面:硬件投入80%,软件投入10%。 4.观念层面:教师与学生地位失衡。5。思维层面:教学约位流于形式,而没有针对学生。6.策略层面:在控制与开放之间往往难把握.7.方法层面。 二、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的几个要素:投入、时间、产出、成绩、学习经验。 三、共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1。目标的有效性.目标要明确不能空洞。 目标要适度。目标要适量。 2。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3。教学方法的有效性(1)朗读要分层次,每次读的要求应该不一样(2)设置有效的问题(3)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大多的合作,探究大多流于形式。(4)课堂上的资源生成。利用现实的条件,课堂上临时发生的现象,事件作为一种资源。(5)注重课堂反馈。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是课后表现,要对学生进行了解(6)教师的个人素养。语言准确、生动,言出必践、评价要有效,不能空洞无针对性.(7)创设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不能心急,不能强加给学生压力.(8)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结构的有效性.练习的有效性,练习要精选,适量,讲解要细致。 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 1.80%的学生达到90%的目标。2.任务定位准备,具体完整,并向学生有所定。
平安镇中心校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活动时间 2017年9月4日 活动地点 主题内容 会议室 研讨如何把握小组交流的时机 组织者 郭晓慧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田云侠:小组学习的时机安排是否适宜,对小组学习的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常常 具 体 活 动 纪 要 看到小组交流居于形式,课堂热闹了,但没有它的实效性,为此我们把“如何把握小组交流的时机\"作为我们的校本教研主题.下面就请讲课的教师结合自己的设计,自己的课堂围绕主题谈谈自己的体会或是反思。 郭晓慧:小组学习已是课堂教学中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时设计了两个小组学习的机会,一是在当学生争论谁是三分球的投求高手时,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时调动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我感觉这个合作的时机把握不错。另一个合作则是教师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合作,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感觉效果不太理想。 李伟:我非常同意刘老师的观点,当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还不能对自己的猜想做出解释时设立小组合作非常有必要。李老师第一次把握小组合作的时机比较好,能在交流中解决同学之间的分歧,得到正确的答案.在我教学的这节课中,预设第一个环节时我并没有设计小组合作,但教学中看到学生自己总结方程的意义时有一定的困难,随即设计了小组合作,效果不错。这说明当学生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把握小组交流的时机。但我有一个疑问,在我这堂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各自看书中的检验方程的方法后再让学生交流还有没有必要? 高继红:检验方程的方法并不是很难理解,学生已看了基本上明确了,我认为在交流的必要性不是太大。 王建华:老师们刚才结合自己的课堂谈了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小组交流,我认为谈得很好,确实在当学生解决问题多样化时;当学生用现有的基础知识还不能对自己的猜想做出解释时;当学生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设立合作很有必要 …… 田云侠: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它的实效性,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创设问题情景的难易程度和探究问题的有效性来把握。但刚才有的教师说预设时没有设计小组合作,我不同意这种做法,因为小组合作是学生探究问题的重要的方式,备课时应该预设,课堂中可根据生成随机把握,如果预设的问题学生很容易的解决了就没必要小组交流了,如果课堂中生成了学生不易独立解决或是答案多种时可随机设了小组交流。
平安镇中心校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活动时间 2017年10月10日 主题内容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活动地点 会议室 批评、表扬的艺术 组织者 郭晓慧 具 体 活 动 纪 要 一、表扬学生的艺术 表扬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恰当的表扬不但可以激励进取、提高自信,而且具有导向作用.但不恰当的表扬却适得其反,因此,表扬必须注意艺术性。 (一)实事求是.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必须分寸适度,真实可信。具体做法是: 不能用夸张的语言,虚伪的表情来表扬学生.②避免成见,做到一视同仁。 (二)掌握时机.适当时机的表扬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过早则会使学生骄傲自满。过 迟则时过境迁,学生的积极性已经消退. (三)注意分寸.表扬的语言既不能夸大事实,又不能谨小慎微。说少了,学生容易产 生不平感;说多了,过分夸大,学生又容易产生虚伪感。 二、批评学生的艺术 (一)批评的情感基础 1.批评成功的前提是“爱”.2.爱的情感基础是尊重学生的自尊心。3。学生自尊心的特点:(1)动力性(2)敏感性(3)情绪性(4)脆弱性(5)复燃性 (二)批评的操作艺术 1。批评的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持之有据、因人而异、治病救人、恩威并施、抑扬结合. 2.批评的方式: ①发问式。对勤于思考和悟性较好的学生可采用。提出问题,列举事实,促进感悟,助其检讨反思。 ②暗示式。对自觉性、自制力较强和较为成熟的学生可采用。点拨、暗示、手势、眼神都能做到。 ③提醒式。对性情机敏,多有疑心的学生可采用。揭示诱导、抛砖引玉、触发联想。 ④即席式。对不肯接受批评,态度蛮横,极不虚心的学生可采用。发现问题,随时指出,当场批评,避免狡辩抵赖,揭示危害,讲透道理,促其动心。 ⑤参照式。对阅历较浅,自觉性差而易于感化的学生可采用.借助他人他事的经验,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其在借鉴感悟中吸取教训.
平安镇中心校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活动时间 2017年10月24日 活动地点 主题内容 会议室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 组织者 郭晓慧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1.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你觉得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影响自己驾驭课堂能力的 具 体 活 动 纪 要 直接因素。 2)教学目标是否准确。目标发生偏差,要求定得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教学效率. 3)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能强求统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即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从学生角度来说,你觉得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学生课前不预习。有的学生课前不预习:课上无目的去听课,本来课前自己能处理的问题,还需老师在课上去讲解,如英语单词、还需老师去领读,拼写.这样既浪费了时间,也降低了效率,抓不住重点和难点,一节课下来,感到很疲劳,没松没驰,甚至重点的东西也没有学会。 2)学生精力不集中。有的学生自控能力差,有的上课做小动作,交头接耳,有的上课胡思乱想,身在课堂,心在外,有的上课搞副业,不按规定课程听课,而是做其他学科作业或看课外书籍. 3)学生思维滞后。有的学生尽管认真听课,眼睛滴溜溜地盯着老师,但不善于跟随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而是坐享其成等结论,大脑未能充分活动,思维跟不上趟。 3.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你做了哪些有效的探索? 1)精心设计教案,这样可避免授课的随意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节奏感,紧张有序地完成教学计划,真正体现功在课下,效在课上。 2)加强自身基本功,增强课堂调控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