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PAB、PT、PLT测定在肝硬化化患者中应用评价

来源:小奈知识网


PAB、PT、PLT测定在肝硬化化患者中应用评价

【摘要】目的进一步了解肝硬化患者PAB、PT和PL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测定55例肝硬化患者及35例健康者的PAB、PT和PLT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组与对照组、肝硬化失代偿组与代偿组的PAB、PT和PLT参数比较,PAB和PLT降低,PT延长(P<0.01)。结论:检测肝硬化患者PAB、PT和PLT可敏感且准确地评估肝硬化的发展进程,对临床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健词 血清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肝硬化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并发症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能及早和正确评估其病程有重要临床意义。为探讨其临床意义,为肝硬化诊治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55例肝硬化患者均来自我院感染科就诊患者(住院这主),患者均有HBV感染史,男31例,女14例,年龄31~75岁,平均54.4岁,根据临床病程为分代偿组31例,失代偿组24例,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对照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平均年龄43.4岁,由我院体检中心提供的健康合格者。

1.2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清晨空腹静脉抽血:2~3ml注入干燥管(检测PAB用),2.7ml注入含有0.1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0.3ml的抗凝管中(检测PT用),1~2ml注入含有EDTA-K2抗凝剂凝管中(检测PLT用),检测PAB采用日本日立公司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及其试剂进行,检测PT采用 SATGO Compact型血液凝固分析仪及其试剂(法国STAGO公司)进行,检测PLT采用日本Sysmex XT-2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配套试剂进行,所有检测项目在2h内完成。

1.3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t肝硬化失代偿组(P<0.01),与孙春红[9]报道一致。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染病杂志.2001,19(1):56-62

[2]王晓燕,魏金文,曹亮,等.血清前蛋白与凝血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硬化child-pugh分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7,47(28):72~73

[3]王锦友,赵兰.血清前白蛋白在病毒性肝炎检测中的意义[J].右江民族医学学院学报.1999,21(5):104~105

[4]石国庆,牟海军,周元昆,等.血清前白蛋白在肝硬化的诊断和肝脏储备功能评价中的临床价值[J].2007;30(3):263-264

[5]任清波,郑卉.肝硬化血清胆碱酯酶测定的意义[J].齐鲁医学杂志.2009 24(1):26~27

[6]陈月燕,王潭枫,陈文思.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PT,APTT,FIB临床价值再评价[J],新医学,2007,38(8):519-520

[7]阮奕,王冬莲,陶丹丹,等.肝硬化患者16项检测指标与child-pugh分级关系的探讨.江西医学检验[J]. 2007.25(5):443-445

[8]刘晓建,56例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分析[J].2006.13(20):3580-3581

[9]孙春红,高玉凤,张建军,等.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准海医药.2006,24(1):49-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