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希望小学“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
实 施 方 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来教字[2011]3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引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密切家校联系,形成我校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大河镇中心小学的相关要求,现制定我校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主题,组织学校教师,深入学生家庭,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活动。通过问计于家长,不断解放思想,转变办学理念,逐步实现做“学生爱戴的老师、建家长依赖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体目标。同时,进一步探索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 二、活动目的
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开展家访活动是学校和家庭双向沟通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引导教师换位思考,主动为学生、家长提供服务,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强群众观念,转变工作作风的有效举措。切实开展好“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通过活动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以及学校办学理念,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并征集家长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家访内容
1.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及在家的思想状况与行为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
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探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共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推广家长的成功家教经验。
3.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
好宣传解释工作。
4、征求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四、方法步骤
1.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3月31日至4月15日)
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要求,从思想上组织上做好准备工作。
制定活动方案,隆重召开“千名教师访万家”动员大会。作好访前培训(包括教师的行为、语言、方法等),具体安排活动内容,下发大红希望小学“千名教师访万家”调查记录表,就填写内容做好说明。
2.推进实施阶段(2011年4月15日至6月15日)
重点做好留守生的家访工作。对于已在校学生的家访,按照计划逐一进行家访。访前要与家长联系,确定家访时间,与家长当面恳谈、交流,并征求对学校的建议或意见。每组教师走访完一户都要详细填写调查记录表,认真撰写家访手记,并做好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的访后分析,分析原因,初步提出应对措施,并向学校及时反馈受访者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和教师共同制定促进学生发展的具体措施。 3.巩固深化阶段(2011年6月15日至6月20日)
学校要对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专门研究,梳理分析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根据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做好总结。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
通过动员会,要让所有教师明确:组织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此项活动有助于学校打破思想禁锢,促进开放办学,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根据中心小学统一安排,结合学校实际,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李德超
副组长:潘艳红
成 员:刘俊生 曾庆华 吴文学 领导小组设办公室,由吴文学任办公室主任。 (二)落实责任,全力推进
抓好“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各项任务的落实工作,是检验学习实践活动实效和干部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校长亲自安排部署,全程参与活动。校长要有针对性地深入到特殊学生家庭中进行专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对所辖班学生家庭要普访一遍,对特殊学生的家庭要专访、随访。要强化过程管理,做到组织实施建台帐、走访过程有记录、活动成效看得见,确保圆满完成活动任务。 (三)讲究方法,注重实效
家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对被访学生要有全面的了解,明确谈话中心内容。家访时,教师要从关心、爱护和鼓励学生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和思想品德等情况,让家长真正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时教师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对在家和学校发现的问题,要与家长共同商量解决的方法,并进一步探讨家校合作的方式,确何家访的有效性。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注重交流的方式方法,多鼓励、多赞赏、多倾听,创设和谐氛围,达到“让学生对学习真安心、家长对学校真放心、社会对教育有信心”的目的,切忌告状式家访。
对家长态度要诚恳,加强与家长的感情联系,虚心接受家长的正确意见。家访过程中要注重教师形象。 (四)加强宣传,搞好协调
学校要搞好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要充分利用校园板报、广播、网络等载体,把“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作为宣传重点之一,搞好典型宣传和跟踪报道,积极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特色经验,引导和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