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奈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龙眼大小年结果的原因及克服措施

龙眼大小年结果的原因及克服措施

来源:小奈知识网


龙眼大小年结果的原因及克服措施

摘要分析了龙眼大小年结果的原因,包括品种差异、病虫危害、气候影响、树体树势和管理不善等因素,提出了克服措施,以期为龙眼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龙眼;大小年结果;原因;克服措施

龙眼是福建省有名特产,在福建省果树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龙眼生产普遍存在单产低、大小年变幅大,甚至隔年结果的现象,影响果农发展龙眼生产的积极性,阻碍了龙眼生产的发展。笔者结合多年生产实践经验,现将龙眼大小年结果的原因及克服措施总结如下。

1龙眼大小年结果的原因

(1)品种差异。不同品种对气候的反应不同,导致开花结果的习性和对温度、湿度、光照条件、肥水要求不同,或者开花期的差异性导致不同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也有差别。龙眼有些品种容易成花和保果,如石硖、东壁易成花,产量稳定;有些品种不容易成花易落果,如储良、大乌圆、福眼易出现大小年。

(2)病虫危害。龙眼在开花、结果过程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病虫危害。在高产龙眼中,大多数结果母枝是秋梢,而在其幼叶期害虫的侵袭导致秋梢发育不正常;花期的病虫危害尤其是霜疫霉病导致花枝大量死亡影响成花;大、小果期时霜疫霉病、蛀蒂虫等病虫危害导致落果现象。

(3)气候影响。秋梢幼叶期和生长期出现旱情时,影响秋芽的生长和老熟;冬季暖冬,导致龙眼花芽分化期和花穗萌发期抽发冬梢和冲梢[1];花期雨量过多花粉传播困难导致落花引起开花坐果难的现象;果期遭遇干旱或高温引起落果甚而抑制夏、秋梢的抽生等现象。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龙眼的产量降低,形成大小年结果的现象。

(4)树体树势。相同树龄的相同品种的龙眼个体,树体树势不同出现大小年不同。树势过旺或者过弱的果树大小年明显,树势壮而接近中庸者稳产高产[2]。在大年时,人们为追求经济效益,舍不得疏掉过多的花穗,留果量超过了树体承载的负荷,营养与生殖平衡失调,难以抽出新枝导致后备枝梢不足。对翌年的树体树势产生影响,导致大年之后的小年现象。

(5)管理不善。施肥不合理,开花前期、结果期没有及时适量施肥导致果树营养不足;管理粗放,不淋水、不除草、不防病虫害,直接坐享其成;采收技术不合理,大年时只顾采收果实而不顾结果母枝,导致第2年树势过弱;修剪技术不合理,大年时没有疏掉过多的花果导致树体压力过大,小年时也没有修掉过多新芽,导致树势过旺等管理不善引起大小年现象。

2克服措施

(1)加强土壤管理。土壤肥力直接影响果树的结果,果园每年都应该进行翻土加施有机肥,中耕除草,采摘后浅耕。多施垃圾肥及家禽、猪、牛粪等有机肥,创造一个肥沃、疏松、湿润的果园土壤环境,以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3]。施用有机肥时应根据树龄、树状、树势而定,适当施肥,避免树势过旺或过弱。施用有机肥时应结合除草、松土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旱时及时灌水,防止干死;涝时及时排水,以免烂根[4]。科学施肥,每年施肥3~5次,分别于抽穗前、疏花后、疏果后、果实迅速膨大期和采果后进行。

(2)防治病虫危害。龙眼在开花、结果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病虫的危害。应注意防治鬼帚病和龙眼叶枯病的发生,一旦发生应及时结合修剪剪除,防止扩展,严重时喷洒药物。主要病虫害有霜疫霉病、食叶害虫、荔枝蝽象、金龟子、蛀蒂虫等。在病虫害发生期应采取物理、生物防治为主,药物为辅的防治措施。在用药上选取低毒、低残留、无污害的农药,控制喷施浓度和次数及安全间隔期,确保龙眼的质量安全。

(3)控制树势。根据实践经验可知,平常的龙眼树树冠有4~5 m,树高5~6 m,枝条参差不齐,病残枝交叉重叠,大小年现象非常明显。这种树输送养分和水分路径远、时间长,过多消耗树体营养,同时树冠过于高大,施肥、喷药、修剪、疏花疏果、摘果等工作十分不便。为此科研人员对高大的龙眼树进行“砍头换面”及营养调控试验研究,使树冠保持3~4 m,高度2 m左右。冬剪是克服龙眼大小年的根本途径,可以减少树体营养消耗,增强树势。

(4)大年疏花疏果。大年在保证当年产量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花果量,减少营养大量消耗,是控制龙眼大小年的有效办法之一。疏花,在现蕾却未展开时进行,原则是去歪留正、去顶留内、鸳鸯穗去一留一,疏折量应根据树势强弱和花穗多少而定。当果实为黄豆大小并已停止生理落果后进行疏果,原则是先去过密、再疏病果,使果粒间保持适当间隔,疏果量更应看穗形大小、长势强弱及结果多少而定。

(5)小年保花保果。小年结果时,人工摘除花穗上幼叶,防止冲梢;花期放蜂,保证授粉受精良好;花期施好3次肥,即花前肥、穗果肥、壮果肥,喷洒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等进行叶面肥,减少因梢果争夺养分而造成的落花落果,开花前后及果期根外追肥;做好病虫害防治。

3参考文献

[1] 温福光.相对低温对龙眼产量的影响[J].福建果树,2002(1):23.

[2] 陈月华.龙眼大小年结果问题的剖析[J].福建农学院学报,2004(4):59.

[3] 庄伊美.龙眼、荔枝营养与施肥[J].福建热作科技,2006(4):60.

[4] 江万俊,陶永清.龙眼大小年农业气象条件的调查分析[J].福建热作科技,2007(2):34-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