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 课内阅读。

“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没有,没有!”小蜘蛛( )忙着补网,( )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老屋想,这倒很有意思。于是它就开始听小蜘蛛讲故事。

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一边……一边…… 不仅……而且…… 2.老屋为什么到现在还站在那儿没有倒下? ( ) A.它很坚强,一直坚持着。

B.因为老屋要听小蜘蛛讲故事,而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有讲完。 C.小蜘蛛不要老屋倒下,不然无处织网。

3.如果小蜘蛛的故事讲完了,就要去新的地方重新织网了。老屋说:“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还会有谁来找老屋帮忙呢?请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掌声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猛烈(______) 慢慢(______)

1 / 15

2. “注视”是集中目光看的意思,请你至少再写四个表示看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英子后来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英子的故事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掌声”,请谈谈你对“掌声”的认识。 掌声是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掌声是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掩饰过失的猫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时,不小心让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是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把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目光,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用“______”画出这篇短文的中心句。

2.“话没说完,就沉没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属于短文中猫掩饰过失的事情是(_____)。(多项选择) A.捕捉老鼠 B.河边捉鱼 C.掉进泥坑 D.掉进池塘里 E.掉进河里 F.被主人打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要勇于承认错误,不要掩饰过失。

2 / 15

B.要像小猫一样掩饰过失。

四、 课内阅读。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选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举例子 D.作比较

2.用“ ”画出第一段的中心句,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选段中突出赵州桥什么特点?不正确是的一项是( ) A.雄伟 B.坚固 C.历史悠久 D.美观 4.“这种设计”指的是( )

A.桥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B.桥全部用石头砌成。

C.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5.“这种创举”的作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B.看起来比较美观。

C.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6.栏板上雕刻的龙栩栩如生。用上“有的……有的……”,描述其他形态的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15

五、 课外阅读。

_______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了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披上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们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们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它们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甜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来。这句话把_______比作_______。

4.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来。 5.作者爱家乡的银梨是因为用“__________”画出来。

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麻雀的评论

4 / 15

麻雀唧唧喳喳,遇事爱发表评论,有什么法儿?他历来如此。

这天,麻雀看到地面冒出了一个绿的小点,把附近的泥土都拱了起来,便好奇地飞近问道:“你是什么?”

“竹笋。”一个细弱的声音应道,“我想冒出来……”

“冒出来?唧喳喳。”麻雀笑得前俯后仰,“你有多大能耐,我屙(ē)一兜屎就可以盖上你!识趣点,乖乖儿地躺着吧!”

麻雀飞到一株桃树枝丫上,见一只蜜蜂“嗡嗡”地在花间飞动,还从花蕊里钻进钻出。

“咦,这是干什么?”

“我想采集花蜜,和大伙酿成一缸子蜜糖……”

“喳喳唧!小鸭子想生大鹅蛋哩!”麻雀边叫边笑,“这肯定是灯草搭桥白费劲儿,有眼前烂漫的春光,你何不趁机逛一逛、乐一乐,而去做这等蠢事儿?”

他评论一番以后,又快快活活地飞走了。飞着飞着,快靠近屋檐边的时候,猛地见一个灰团儿从鸽子笼边掉了下去。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麻雀扑下去急问。

“我想飞上蓝天,”一只羽毛没长满的小鸽子回答,“哎,没想到……” “唧,喳喳,唧唧唧!”麻雀的喉咙里顿时滚出了一阵大笑,“傻小子,慢慢地走着玩好了,喳喳,想飞上蓝天?幸亏没有把屁股摔成两瓣儿,快死了这条心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有一天,麻雀又经过这一带。他见到了什么?——一根新竹挺立着指向天空;一只灰鸽在白云间翻飞;还有,在蜂巢边摆着一缸才取出的蜂蜜,那只小蜜蜂飞在缸边甜甜地笑呢!

“唧喳喳,这难道是事实?”麻雀睁着圆溜溜的小眼睛嚷道,“你们莫不是在玩什么魔术,用来戏弄我这老实巴交的麻雀吧?”

5 / 15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声音 (________)的春光 (________)的小眼睛 2.“‘冒出来?唧喳喳。’麻雀笑得前俯后仰……”一句中,麻雀的笑是对竹笋的( )。

A.嫉妒 B.不满 C.轻视

3.读了文章,你认为麻雀嘲笑的对象是通过什么来实现梦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了文中的麻雀,你会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哪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天鹅与黑天鹅

水草丰茂的沼泽地带,居住着一群白天鹅。它们以雪白的羽毛、高雅的姿态、嘹亮的歌声,获得周围人们的喜爱,白天鹅感到幸福与自豪。

一天,扑簌簌飞来几只黑天鹅。白天鹅群顿时出现了骚动,它们窃窃私语,这只生气地嘀咕,“啊呀,那不是乌鸦的颜色么?”另一只愤慨地表示,“黑得像木炭,太丢天鹅的脸了。”白天鹅们商量着如何驱赶黑天鹅,不再让它们在这里露脸。

然而,闻讯赶来的人们,见到黑天鹅,无不欣喜若狂,赞不绝口:“黑天鹅,黑天鹅,多稀罕的品种,见到你们真是大开眼界。”

“雍容华贵,端庄秀丽,太可爱了。”

白天鹅们开头是惊呆,继而是自卑,它们暗自叹息道: “看来,人们十分看重黑天鹅,我们将一钱不值了。

谁知,人们爽朗的话语清晰地传来:“白天鹅,黑天鹅,黑白相间,交相辉映,大自然蕴含着的美,多么令人心荡神驰呀!”

白天鹅感动极了,它们欢唱着迎向了黑天鹅;黑天鹅分外快乐,扑打着黑油油的双翅,高歌奔向白天鹅。

从此,白天鹅和黑天鹅很快融合在一起,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6 / 15

________的羽毛 ________的姿态 ________的歌声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稀罕——________ 爽朗—________ 分外—________ 3.“绝”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断;②穷尽;③极,最;④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赞不绝口”中的“绝”应该选________种解释;“绝处逢生”中的“绝”应该选第________种解释。

4.白天鹅感到幸福与自豪,是因为________;后来,白天鹅感到自卑,是因为________。

5.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课外阅读。

天山美景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冰冷 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 (闪耀 照耀)的银链。在那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 (嫩绿 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有一条条 (清澈 清晰)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有删改)

1.从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并指出句中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15

3.文中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写出了天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判断正误。

(1)这句话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____) (2)春天的花园比得过天山的美丽。 (____) (3)作者认为天山比春天的花园更美丽。 (____) (4)这是一个反问句。 (____)

九、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蜗牛的森林

蜗牛生活在一片草地上,对于蜗牛来说,这里就像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可是有一天,草地上来了一只穿红靴子的兔子,蜗牛很热情地招呼说:“欢迎你来到蜗牛的森林。”兔子听了哈哈笑着说:“这样的草地也算森林?最高的草才过我的靴筒。”于是,兔子就给蜗牛描述了真正的森林,那是有着高大树木的地方。蜗牛很吃惊,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地方?他决定去寻找真正的森林。

蜗牛上路了,什么也不用带,他的背壳房子就是他的一切。当他身体缩进去的时候,他就在休息,当他把身体伸出来的时候,他就在赶路。这样过了许多天。

一天,蜗牛看见四个巨大的树根,啊,这样的大树,只有森林里才有啊。蜗牛很高兴,他觉得自己到了森林了。可是,森林这么大,蜗牛站在地上是看不清楚的,他决定沿着树干一直往上爬。

这是一棵多么老的树呀,蜗牛一边爬一边想着。蜗牛爬到顶上的时候,感觉到刺眼的阳光,哦,原来他爬到了大象的背上,那粗粗的树根当然是大象的腿了。

大象一点也不知道背上有一只蜗牛,踱着步子慢悠悠地走进森林。啊,小蜗牛终于看见了真正的森林。

太阳光斜斜地透过茂密的树叶像星星一样洒在地上,也洒在蜗牛的背壳上。这时候,森林里来了一个巨人,大象很热情地招呼他:“请休息一会儿

8 / 15

吧,这里是大象的森林。”巨人哈哈笑着说:“森林?这里的树就和小草一样,才到我的膝盖。”是啊,大象在巨人面前显得很小很小,森林就在巨人的脚下。

巨人说:“再见,小小的大象,我要到我自己的森林里去了。”对呀,巨人一定有着巨大的森林。

当大象又经过草地的时候,蜗牛顺着他长长的鼻子下来了。兔子看见这一切的时候,简直惊呆了。

蜗牛安安心心地住在自己的森林里了。虽然这里最高的草也就过了兔子的靴筒。

1.文中依次出现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发现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篇童话想象十分有趣,让我们细细品味。 对蜗牛来说,________就是自己的森林。 3.蜗牛为什么决定去寻找真正的森林?( ) A.听了兔子的描述 B.听了巨人的描述

4.读第四、五自然段,我发现,在蜗牛的眼里,看见四个巨大的树根,就以为自己到了森林。其实这四个树根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想象有趣又合理。

5.蜗牛跟着大象来到了真正的森林。可在________的眼里,真正的森林也很小很小。最后蜗牛还是回到了__________。作者神奇的想象,让我明白了( ) A.真正的森林在每个人的心里,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森林。 B.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有巨人的森林才是真正的森林。

十、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牛肚子里旅行(节选)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9 / 15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住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1.读划线句子的意思是:只要不进入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找出青头鼓励红头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头听了青头的话,它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文房四宝

古代人写字主要用毛笔,用毛笔离不开墨、纸和砚(yàn)台、他们把笔墨纸砚叫作“文房四宝”。以前、全国有很多地方出产这几样东西,以安徽的产品最为出名。古代的文人、画家如果得到安徽的笔墨纸现、就会高兴得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安徽的“文房四宝”是:宣纸、徽墨、宣笔、歙(shè)砚。

安徽泾(jīng)县是宣纸的故乡。泾县在古代属宣州管辖(xiá),所出产的纸就叫宣纸。宣纸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和稻草,造纸要用一年时间,经过大小工序一百多道,造出来的纸又白又光又薄、而且结实,卷、折都不怕、保存几百年也不会变色,被人们称为“纸中之王”。

徽墨有很多品种。它的特点是色泽黑润,写起字来特别流畅、能分出浓淡层次。徽墨做得也很精美,上面刻着山水花草图案,是难得的工艺品。

学宣笔和宣纸一样,也是泾县出产,它以选料严格、精工制作著称。 用来制歙砚的材料很稀有,镌刻时很不容易。一块歙砚。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才能制成,所以显得来之不易、异常珍贵。

1.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主要是绕第________自然段写的。 2.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填在横线上。 ①好像得到极珍费的宝物。________ ②得到它非不容易。________ ③喜爱得舍不得放下。________

10 / 15

3.“宣纸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和稻草,造纸要用一年时间,经过大小工序一百多道”这句话中的“一年时间”说明________;“一百多年”说明________。 4.根据短文中的介绍,纸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徽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①宣纸制作精美,是难得的工艺品。(____) ②歙砚珍贵的原因是材料稀有,制作不易。(____) ③安徽泾县是宣笔和宣纸的故乡。(____)

十二、 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童话王国——丹麦

①丹麦是举世闻名的“童话王国”,面积约为4.3万平方千米,是北欧最小的国家,位于欧洲北部波罗的海至北海的出口处。由于靠近海洋,丹麦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湿润温和,全年有雨。

②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是丹麦最大的城市,人口约为77.5万。这里最初是个渔村,到公元1 2世纪发展成为一个商业城镇,1 443年成为丹麦首都,发展成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主要交通枢纽。这座城市有著名的哥本哈根大学,还有北欧最大的动物园以及植物园、国家博物馆、艺术画廊等。以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为灵感创作的关人鱼铜像,是哥本哈根的代表性景点。

③欧登塞是丹麦的第三大城市,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1805年4月2日诞坐于此,他的故居现为丹麦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此外,城市内还有建于14世纪的大教堂,吸引着无数游客。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枢纽:_______________ (2)举世闻名: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丹麦被称为“童话王国”,它的国土面积是4.3万平方千米。 (________)

(2)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在1805年4月2日出生于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

11 / 15

(________)

(3)短文中使用的很多数字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真实具体地了解丹麦。 (________)

3.短文介绍了丹麦的两个著名城市,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简单说说丹麦被称为“童话王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是按照( )叙述的。

A.事情发展的顺序 B.时间顺序 C.不同方面 D.空间顺序 6.《海的女儿》这篇童话故事里,小美人鱼最后的结局是( )。

A.变成了泡沫 B.与王子结婚 C.变回了人鱼,回到了大海 D.变成了人 7.小明放寒假时想去丹麦旅游,收拾行李的时候,他觉得反正冬天不会下雨,就不想带伞了。你觉得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一边 一边 2.B

3.天黑时,“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坚持一个晚上好吗?我迷路了,找不到家,想在你这里休息一晚。”老屋低头看看,说:“哦,是小蜜蜂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 二、

1. 热烈 渐渐 2.凝视 注目 瞩目 俯视

3.英子由原来的忧郁、自卑变得开朗、自信,她开始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变化的原因是因为同学们给了她掌声,掌声给了她鼓励和面对生活的勇气。

4.一首美妙的歌 唤起人们的勇气 一朵芬芳的花 使人振奋精神

12 / 15

三、

1.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2.还没有说完,猫就被淹死了 3.ABCE 4.A 四、 1.A

2.赵州桥非常雄伟。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3.C 4.C 5.B

6.有的刻着一只腾飞的龙,高昂着头,一脸庄严;有的刻着小龙,环绕在巨龙身边…… 五、

1.家乡的银梨

2. 阳春三月 五月 中秋时节

3.婆娑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梨花 银色的海洋

4.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5.银梨不但把美的花和甜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六、

1.细弱 烂漫 圆溜溜 2.C

3.是靠不懈的努力来实现梦想的。

4.我会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空谈家,即只知道谈论别人,自己不去实际做事的人。 七、

1.雪白、高雅、嘹亮

13 / 15

2.稀奇、爽快、格外 3. ① ④

4. 白天鹅雪白的羽毛、高雅的姿态、嘹亮的歌声,获得周围人们的喜爱; 黑天鹅,是稀罕的品种,雍容华贵,端庄秀丽,让人们大开眼界。 5.不能被所谓的常理拘束和限制。 八、

1.凉爽 闪耀 翠绿 清澈 2.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句中是把塔松比作巨伞。

3. 雪峰 森林 美丽 4. √ × √ √ 九、

1.蜗牛 兔子 大象 巨人 个子越来越大 2.草地 3.A 4.大象的腿 5.A 十、

1.第四个胃 一定能出来

2.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 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3.它咬住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十一、

1. 6 2

2. 如获至宝 来之不易 爱不释手 3. 造纸时间长 宣纸工序多

4. 又白又光 又薄很结实 不会变色 色泽黑润 写起字来特别流,能分出浓淡层次 5. × √ √ 十二、

1. 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文中指哥本哈根是丹麦主要的交通中心。

14 / 15

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文中指丹麦是非常著名的“童话王国”。 2. × × √ 3. 哥本哈根 欧登塞

4.因为丹麦是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祖国,而且丹麦的城市里有很多和童话有关的景点,比如美人鱼铜像和安徒生故居等。 5.B 6.A

7.找觉得他的想法不对。因为丹麦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湿润温和,全年有雨,所以丹麦的冬天也有可能下雨,还是应该带伞。

15 /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