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仪表 换体位操作程序与评分标
分值 5 准
存在问题 Ⅰ 5 Ⅱ 3 Ⅲ 1 操 作 要 点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评价要点 符合要求 1.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是否有颅骨牵引、脊柱损伤、脊椎手术、髋关节手术,以及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活动能力等 评估准确 5 5 3 1 2.对清醒患者解释翻身目的、方法、配合要点,取得合作 评估 3若患者有损伤,观察患者损伤部位,伤口情况和管路情况:损伤位置及严重程度,伤口大小,各种管路是否通畅,是否妥善固定等 4.评估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情况:有无压疮或压疮分级 1.个人准备:修剪指甲,洗净双手,戴口罩 操作前 2.人员准备:视患者体重、病情、需要更换的体位而定,如:患者有颈椎损伤时操作者需3人,无颈椎损伤时可由两人操作 3.物品准备:根据病情准备好软枕等物品。 1.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诊断,告知患者及家属更换体位的目的和方法,告诉患者操作过程中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固定床脚轮。 2.移去枕头,松开被尾,将各种引流管,输液装置放置妥当,必要时将盖被折叠于床侧或床尾 3.(一)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方法:一人法(1)协助患者仰卧屈膝,双手握住床头栏杆,也可搭在护士肩部或抓住床沿;(2)护士靠近床侧,两腿适当分开,操作中 一手托住患者肩背部,另一手托住臀部;(3护士在托起患者的同时,嘱患者两脚蹬床面,挺身上移; 两人法:(1)协助患者仰卧屈膝;(2)护士两人分别站于床的两侧,交叉托住患者颈间部和臀部,或一人托住颈、肩部及腰部,另一人托住臀部及腘窝部,两人同时抬起患者移向床头。 (二)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方法:一人法:(1)将患者肩部、臀部移向护士侧床沿,再将患者双下肢移近护士侧床沿,协助或嘱患者屈膝(2)护士一手托肩,一手扶膝部,轻轻将患者转向对侧,使其背向护士; 二人法:(1)两名护士站在床的同一侧,一手托住患者颈肩部和腰部,另一人托住臀部和腘窝部,同时将患者稍抬起移向近侧。(2)两人分别托扶患者的肩、腰部和臀、膝部,轻轻将患者转向解释到位,交流自然 5 5 3 1 评估准确 5 5 3 1 评估准确 正确 配备合理 齐全 5 5 2 3 5 5 2 3 3 3 1 2 1 1 0.5 1 核对正确,语言交流自然,易懂 5 5 3 1 操作正确,妥善固定各种管路 5 5 3 1 动作轻柔,操作正确,熟练,节力 30 30 25 20 对侧; 轴线翻身法: (1)患者有颈椎损伤时:3名护士站于患者同侧,将患者平移至操作者同侧床旁,一操作者固定患者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起缓慢移动,第二操作者将双手分别置于肩部、腰部,第三操作者将双手分别置于腰部、臀部,使头、颈、肩、腰、髋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翻转时保持脊柱平直至侧卧位,翻身角度不超过60度;(2)当患者无颈椎损伤时,可由两位操作者完成轴线翻身 4.更换体位时注意观察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更换体位后头部放好枕头,侧卧位者再将一软枕放于患者背部支持身体,另一软枕放于两膝之间并使双膝呈自然弯曲状,确保患者安全,必要时加床档。 5.盖好盖被,整理好床单位,询问患者卧位是否舒适等感受,并感谢患者的合作 操作后 理论提问 1.清洗双手 2.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更换卧位的日期、时间、受压部位皮肤情况、患者的反映等,并签全名 操作正确,卧位舒适 正确 记录完整、正确 5 5 5 5 5 5 5 3 3 3 1 1 1 操作正确,观察细致 5 5 3 1 【注意事项】 答:1. 更换体位时注意安全节力的原则,动作轻柔,协调配合,搬动时避免拖、拉、推。 2. 避免进食后半小时内更换体位。
3. 若病人身上带有各种导管,应将导管妥善固定并夹紧后翻身,翻身后检查导管是否 通畅,有无扭曲、受压。
4. 翻身前检查伤口敷料固定是否良好,若伤口敷料已脱落或已被分泌物浸湿,应先换药后翻身。
5. 翻身间隔的时间 应视病情及皮肤受压情况而定。一般白天1-2小时翻身1次,晚间3-4小时1次。
6. 翻身时注意为患者保暖并防止坠床。 7. 翻身后注意身体各部位摆放舒适。
8.翻身时注意保护隐私。 【并发症】
1、坠床:人员分配合理,动作协调一致,及时安放床档和约束,搬动前先放平床头 2、管路滑脱:操作前检查并调整管路松紧妥善固定,操作后再次检查
3、骨折:评估患者骨折风险,动作轻柔,对骨质疏松及发生过自发性骨折患者应采用轴式翻身,严格交接班 【理论提问】
1.卧床患者翻身的目的?
答:1. 保持皮肤完整,避免压疮发生。
2. 提供舒适体位。 3. 维持肢体功能。
2.长期卧床病人的潜在并发症有哪些? 答:1. 坠积性肺炎。
2.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3. 泌尿系统感染及结石。 4. 压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