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态工程练习题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专题5 生态工程综合练习

蓟县杨家楼中学

1.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体系的特点是 ( ) A.少消耗 B.多效益 C.可持续 D.多投资 2.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 ) A.防止环境污染 B.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 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3.生态经济主要是实行“( )”的原则。 ( )

A.市场经济 B.循环经济 C.计划经济 D.可持续发展

4.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 ) A.大力发展”石油农业” B.生态工程 C.清除污染物 D.禁止产出污染物 5.下列哪项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 ( ) ①建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 ②在资源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

③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 ④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6.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是 ( )

①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②没有考虑生态成本 ③往往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④注意了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7.农业的发展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现在农村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 B.生态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高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8.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生态农业是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前提的 B.生态农业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为主导思想

C.以高投人获得农业的高产量 D.生态农业开展多种经营

9.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 ( ) A.投入多,产出少,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B.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C.投入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力弱 D.投入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力强

生物选修3 1 综合练习(共8页)

10.无废料生产体系是指 ( )

A.废料一产品 B.原料一产品一废料 C.原料一产品一产品一废料 D.原料一产品一原料一产品

11.“石油农业”是指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使用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需要大量的石油、

煤、天然气等作为原料或动力而得名。该生产模式的缺点不包括 ( ) A.高投入 B.高污染 C.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D.高产出 12.右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

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13.下列哪个不是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植物组织培养原理

14.《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

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 ) ①改善了土壤结构 ②培育了土壤微生物 ③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 ④改变了土壤酸碱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15.根据下图说明我国现有的生产模式严重违反了什么生态工程原理 ( )

A.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16.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

么原理 (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系统整体性原理 17.下列有关物种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B.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各类生物的生存机会多 C.生物种类越繁多,引起病虫害的几率越大

D.生物种类繁多,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提高系统的生产力

生物选修3 2 综合练习(共8页)

18.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生物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是 ( )

A.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B.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C.保持生态系统内各种群的密度固定不变 D.单纯追求农业或林业的最大产量 19.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

规律办事,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辽宁西部的章古台地区,由于单一种植樟子松树,使松毛虫因没有天敌而肆虐一时,使很多地方几乎成了不毛之地。这个事实说明 A.樟子松树的抗虫能力很差 B.松毛虫的危害性很强,并专一性的侵害樟子松树 C.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D.由于植物种类的单一,导致松毛虫只能侵害樟子松树

20.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

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 A.协调与平衡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整体性原理 21.协调与平衡原理主要指 ( )

A.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及环境对生物的承载力 B.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 C.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协调统一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协调统一 22.我国西北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

导致草地退化。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整体性原理 23.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

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以上都不是 24.右面结构示意图能体现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的是 ( ) 25.“1+1>2”是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哪一个(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 26.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

桑基鱼塘模式图,该模式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这种模式所依赖的主要原理是( ) A.整体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物种多样性原理

27.珊瑚虫与藻类共生,提高了珊瑚礁生态系统

的生产力,其原理是 ( )

A.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生物选修3 3 综合练习(共8页)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系统学和工程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

B.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系统学中的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

C.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主要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D.物种多样性原理要求引种的生物种类越多越好

29.豆科植物和固氮菌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这体现了

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 A.系统结构功能的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30.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与该做法关系最密切

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系统学原理 3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 ( )

①能量的多级利用 ②物质循环再生 ③废物资源化 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 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32.南京古泉生态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养蚯蚓、养蘑菇和种植果树等生

长过程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良好循环系统。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沼气池中生物异化作用类型随时间变化的顺序依次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B.从生态学角度看,人与畜禽的关系只是捕食关系

C.农场内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D.果园内以猪粪、鸡粪为饵料养殖的蚯蚓能改良土壤,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33.“猪一沼一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

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 )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34.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

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关于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5.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生物选修3 4 综合练习(共8页)

36.桑基渔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

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大丰收。这是哪一方面的典型例子 A.维护原有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B.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根据人类需要建立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D.加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7.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一个样板,各地可以照搬 B.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根据实际,因地制宜

C.不同的生态工程体现的原理完全相同 D.生态工程建设目的只在于恢复生态 38.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39.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与选择种养生物的原则中错误的是 ( )

A.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多样性 B.生物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适应性 C.生物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多样性 D.能量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统一性 40.下列哪一项最有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符? ( )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产量 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小于消费者的能量 C.农田通过农作物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 D.向农田施用的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41.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

B.该生态工程运用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及工程学原理 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 D.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42.“小流域”是指 ( )

A.面积在3~50km2的小的水域 B.小的河流 C.河流各级支流的集水区域 D.小的湖泊

43.“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综合体现在 ( )

A.改变单纯造林、蓄水、减沙等工程模式,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B.采用多种植物进行生态工程恢复

C.运用了多种生物措施 D.运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44.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应用原理,不正确的是 ( ) A.整体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工程学原理 D.少消耗高产出原理

生物选修3 5 综合练习(共8页)

45.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运用的原理包括 ( )

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②协调与平衡原理 ③整体性原理 ④工程学原理 ⑤物种多样性原理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46.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主要的治理对象为 ( )

A.山甸 B.草原 C.荒漠 D.湖泊

47.下列引起荒漠化的因素中,按其影响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过度樵采 ③过度放牧 ④盲目开垦

A.②→③→④→① B.③→①→④→② C.③→②→①→④ D.①→④→③→② 48.我国西北地区最近采用扎草方格阻止沙丘移动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体现了草

原生态系统的什么生态作用 ( ) A.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B.调节大气温度 C.吸收固定CO2 D.防风固沙 49.“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注意了以下两个问题;(1)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

(2)考虑到树种多样性问题。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原理 ( ) A.系统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C.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D.物种多样性原理与整体性原理

50.下列哪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之一” ( )

A.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B.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C.“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 D.城市环境生态工程

51.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是 ( ) A.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 B.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 C.湿地生态净化工程 D.草原植被恢复生态工程

52.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

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求的是 ( )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 C.提供木材 D.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 53.西部生态问题中最本质、最突出的矛盾是 ( ) A.植被减少 B.地力减退 C.水土流失 D.光、热等资源缺乏 54.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被誉为 ( ) A.“鸟类天堂” B.地球的“肾脏” C.地球的“心脏” D.“污水净化器” 55.我国湿地面积位居世界 (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56.下列哪些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 ( )

①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 ②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 ③鸟类的栖息地 ④工业用水的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7.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干扰 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

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生物选修3 6 综合练习(共8页)

58.下列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涵养水源、蓄洪防旱 B.调节区域气候,自然净化污水 C.为迁飞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D.大量种植高产农作物,解决粮食物问题

59.造成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

A.干旱 B.土壤侵蚀 C.气候变劣 D.人类的排水和围垦 60.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属于 ( )

A.点源污染 B.非点源污染 C.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 D.二者都不是 61.下列哪项生态系统对于蓄洪防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

A.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B.湿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62.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尽管改善了电力和灌溉条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

巨大的水库沿岸水草丛生,使血吸虫发病率高达80%~100%,尼罗河下游农田失去了肥源等,这说明该工程 ( ) A.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

B.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

C.维持了原来的生态平衡 D.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复杂

63.下列有关矿区废弃地的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造成了土体、土壤的破坏 B.阻碍植被的生长

C.可能产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D.对现今生存的生物无多大影响

64.矿区废弃地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包括 ( )

①造成土体、土壤、植被的破坏 ②极端恶劣的土地条件会阻碍植被的生长 ③影响土地景观 ④可能产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65.在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 ( )

A.人工制造表土 B.特殊隔离 C.土壤侵蚀控制 D.植被恢复 66.城市环境问题不包括 ( )

A.过量的垃圾 B.噪声污染 C.城市绿化 D.大气污染

67.城市环境生态工程中,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注意城市规划和布局 B.推广”环境友好技术” C.禁止燃烧燃料 D.进行废弃物的资源利用

68.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

染,下列选项中与城市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 A.汽车尾气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B.过度开发利用土地造成植被减少 C.土木工程建设带来噪音污染 D.产生大量生活垃圾造成环境污染 69.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不妥当的是 ( )

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B.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

C.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 D.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 70.下列不属于我国生态工程建设实例的是 ( ) A.沼气工程 B.桑基鱼塘 C.防沙治沙工程 D.焚烧城市生活垃圾

生物选修3 7 综合练习(共8页)

71.在植树造林工程中,应当特别注意运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

A.物种多样性原理和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系统工程学原理

72.生态恢复工程的第一步是 ( ) A.恢复这一地区的生物群落 B.恢复植被

C.形成合理、高效的食物链 D.保持一定的动物数量

73.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建造的是 ( ) A.城市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74.“生物圈2号”是模拟地球生态系统、全封闭的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其建造目的( ) A.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人工生态系统,能否生存。 B.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利用人工生态系统,仅依靠太阳,能否生存 C.验证人类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的存活能力

D.验证密闭立体钢架结构的人工生态系统建筑物是否适合人类居住

75.下列关于“生物圈2号”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建立“生物圈2号”的目的是制造一个人工模拟的生命支持系统 B.“生物圈2号”中设置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 C.“生物圈2号”完全模拟地球条件

D.“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使人们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76.“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

①温度失调 ②CO2含量增高 ③O2含量减少 ④生物群落不全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7.“生物圈2号”的失败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下列哪项认识错误 ( ) A.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B.自然界给人来提供的声明支持服务是无价之宝 C.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最终还是可以完全模拟出自然生态系统 D.人类没用能力去完全模拟出自然生态系统

78.下列哪项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 ( )

A.治理环境污染 B.使破坏的生态恢复 C.注重经济效益 D.注重生态效益 79.下列关于我国生态工程与西方国家生态工程的比较,正确的是 ( )

①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以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我国的生态工程则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 ②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应用范围比我国小

③我国的生态工程难以像西方那样,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 A.①②③ B.② C.③ D.②③

80.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为了不受大自然的惩罚,必须具备正确的观点是 ( )

A.只有讲求生态效益,才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 B.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大力扩展耕地面积 C.保护对人类有益的生物资源,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 D.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生物选修3 8 综合练习(共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