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两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效果比较 余晓杨俊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溃疡 和十二指肠溃疡。它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密不 可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感染达到70%~90%t 。 在抗HP治疗中,目前有较多方案,各有优劣。理想的HP 根除方案,应具有根除率高、简便、疗程短、价格便宜、顺 应性好、不良反应少及耐药性低的特点。我们比较雷贝拉唑 +左氧氟沙星+小檗碱(黄连素)的三联疗法和雷贝拉唑+ 甲硝唑+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对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 安全性和耐受性的影响及价格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入选标准:①年龄大于16岁,男女不限;② 无胃镜检查禁忌证;③14C尿素呼气试验测试值≥100dpm/ mmol CO,。排除标准:①消化道大出血或幽门梗阻、恶性 溃疡及未能排除癌变的溃疡患者,②严重心、肝、肾功能不 全;③入选前1周曾服用任何类型质子泵抑制药(PPI)或H, 受体拮抗药;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对象与分组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经我院 消化科胃镜检查、HP检测确诊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伴HP 感染患者l10例,均符合上述标准。采用随机、平行、对照 方法将消化性溃疡伴HP感染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 组58例。对照组男性4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1岁; 十二指肠溃疡27例(51.9%),胃溃疡1 8例(34.6%),复 合性溃疡7例(1 3.5%)。治疗组男性47例,女性l1例; 平均年龄42岁,十二指肠溃疡30例(51.7%),胃溃疡21 例(36.2%),复合性溃疡7例(12.1%)。两组病例均有慢性 过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腹痛的特点,并且两组患者的年 龄、性别、溃疡种类等临床资料水平接近。 1.3治疗方法治疗组选用雷贝拉唑(江苏济川制药公司 生产)20mg,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海口奇力制药公司生 产)0.2g,每日2次;黄连素(杭州民生制药公司生产) 0.3g,每日2次;均连续口服10天,后停左氧氟沙星和 黄连素,治疗8周后停用雷贝拉唑,并复查胃镜。对照组选 作者单位:310002杭州市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余晓)t浙江医 院消化内科(杨俊) 通信作者:余晓,Email:447678936@qq.corn 1O 用雷贝拉唑20mg,每日2次,甲硝唑(浙江得恩德制药公 司生产)0.4g,每日2次;克拉霉素(江苏恒瑞制药股份有 限公司生产)0.5g,每天日2次;连续服用10天,后停甲 硝唑、克拉霉素,治疗8周后停用雷贝拉唑,并复查胃镜。 两组患者停药1个月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 1.4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溃疡及周围炎症全部消失,未 痊愈:未达到痊愈标准。HP根除:l4C尿素呼气试验测试 值<1 00dpm/mmol CO,。 1.5 安全性和耐受性治疗期间要求患者每两周门诊复 诊1次,并记录不良反应及持续时间。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AS 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溃疡痊愈情况治疗组痊愈53例(91.4%),对照组 痊愈44例(86.3%,44/51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0.72, P>0.05)。对照组有1例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 2.2 HP根除率比较治疗组HP根除44例(75.9%), 对照组HP根除37例(7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 2=0.1 6,P>0.05)。 2.3 安全性和耐受性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 不良反应,但均出现不同程度恶心或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治 疗组不良反应26例(44.8%),对照组30例(57.7%)l两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_。1.82,P>0.05)。治疗组均坚 持服药,未有中途退出;对照组有1例因腹泻而自行停药, 退出试验。 2.4价格比较治疗组10天疗程产生药费为210.8元, 对照组10天疗程产生药费为327.3元。 3讨论 消化性溃疡发生在与胃酸接触的部位,如胃和十二指 肠,也可发生于食管下段。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病因疾病, 各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如胃酸、胃蛋白酶、HP感染、遗 传、体质、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神经精神因素等,通过 不同途径或机制,导致上述侵袭作用增强或防护机制减弱, 均可促使溃疡生成。HP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HP (下转1 2页)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表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从药物的起效时间和治疗效果来说,经鼻吸人更具优势。对 于合并鼻炎患者来说,经鼻吸入具有独特的临床意义。和单 纯哮喘患者的治疗不同,对于合并患者来说,经鼻吸入不仅 是一种途径,也是治疗目的,通过对鼻腔黏膜炎症的干预, 不仅达到改善鼻炎的目的,也在不同程度上避免了病菌和 经证实,由三又神经传出至迷走神经传人的鼻一肺反射具 有高度的一致性,提示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具有密切联系【3]。 哮喘患者鼻窦黏膜与支气管黏膜具有相似的炎性浸润,两 过敏原经已经丧失了过滤功能的鼻腔吸人的可能。 马敏等 的研究显示,哮喘合并鼻炎患者在临床恢复上 显示高度的一致性。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 者的发病机制均涉及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鼻炎并哮喘患 者的上下呼吸道变应性炎症反应常同时存在。对于合并患 者来说,若只重视哮喘的治疗,由于鼻腔阻塞后呼吸方式的 改变,后鼻滴漏的炎性分泌物可吸入下呼吸道,导致哮喘治 疗效果的降低,因此给药方式非常重要。 糖皮质激素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可调节糖、脂肪和蛋 对照组,提示经鼻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哮 喘,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8 年修订)[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 白质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免疫应答、 抗炎、抗病毒和抗休克…。其抗炎机制主要为:抑制花生四 烯酸的代谢、阻止炎性细胞的趋化和激活稳定白细胞溶酶 体膜、抑制白三烯的生成,提高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通过 [2]中华耳鼻喉科学分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 (1997)[J].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3】潘珊珊,Hutagalung AH,刘恩梅.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 炎相关性研究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009,15(1):45—48. [4]强瑞雪,谭涛,宋莉莉.不同吸人途径治疗伴鼻炎哮喘患儿的疗效 比较【J】.儿科药学杂志,2007,13(4):55-56. 控制炎症,达到改善肺功能、缓解气道压力、缓解喘息症状 的目的。 临床上一般认为,对于糖皮质激素给药方式经鼻雾化 [5】 马敏,李奕,倪殿涛,等.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鼻 吸人治疗对哮喘发作的影响[J].武警医学,2003,14(9):521-524. 吸入比经口吸入效果要好。其理由主要为:经鼻吸入,雾化 微粒更容易达到气道深处,可更强地作用于毛细支气管;其 次,经鼻吸入治疗方式更为直接,可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 (收稿:201 2-07—29修回:201 3-02-26) (发稿编辑:白兰芳) (上接1 0页) 的根治是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的重要手段。随着抗生素的 广泛应用,HP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如何提高HP的根除率,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治疗费用,是我们消化科临床医生 必须面对的问题[2l。由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黄连素的 基层医院考虑。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口棚.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4. [2]2 吕农华,祝荫.幽门螺杆菌耐药的现状与对策[J].中华消化杂志, 2011,31(1):66-68. 三联抗HP 10天疗法,溃疡的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 雷贝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的三联抗HP 10天疗法结 果接近。但前种方案药物费用明显低于后种治疗方案,值得 12 (收稿:2013,-02-05) (发稿编辑:白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