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体系的研究 口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罗杰红廖淑华郭卫霞 【摘要】本文分析了“教学做”一体 化的内涵,提出了一体化教学实施体系 的构建,并阐述了其课程体系、支撑体系 及目标体系。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学做”一体 化课程体系 支撑体系 目标体系 现在的高职教育虽然开始重视人才 的能力培养,强化了实验、实训,增加了 实践教学课时,但大多还习惯于传统的 学科教育,尚未彻底改变“与岗位脱节、 教非所需、学非所用”的窘况。“教学做” 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 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就实施主体 而言,必须做到工学结合,融学校、企业 为一体,融教师、“工程师”为一体;就教 学过程而言,必须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 过程的结合,做到学生心理过程与行动 过程的一体,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凸显学习者中心 的主导地位。 一、“教学做”一体化的内涵 早在2O世纪30年代,黄炎培先生 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1991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的决定》,也提出了“产教结合、工学结 合”的教育模式。2006年,教育部对“教学 做”一体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提出 了更明确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 “教学做”一体化作为一种教学方式 或方法的改革,它不是“三段式”或独立 进行的,而是三者的融合与一体,以实现 推进深层次工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其 中最为关注的“融什么”、“怎么融”是重 点和难点,“融‘教学做’为一体”主要内 涵应体现在“做中学”与“学中做”两个层 面。简单而言,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教学 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方法, 其实质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内涵是教 学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一体化教学主 要有三种形式:第一,教师讲一个知识 点,学生练习一 个知识点,即先 讲授理论知识, 再用理论指导实 践操作。第二,从 生产实践开始, 先接受感性认 识,再从理论上 加以分析、归纳 “一体化”实施体系 化”和“项目化课程”两个方面。课程项目 化是多门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是指 有机整合多门课程内容,按照循序渐进 的原则,培养一种或多种能力;项目化课 程是一门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是指将 同一门课程的内容分解成相对独立的若 干个项目,通过一个个教学项目完成教学 目标,是系统性课程内容的职业化。 项目化教学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与 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以工作任务为中 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课程设计 中,根据任务之间关系的不同有三种基 本模式:第一,阶梯递进式,即工作任务 按照难易梯度由低到高排列;第二,平行 并列式,即工作任务之间既不存在复杂 程度差别,也不存在明显的相互关系,而 是按照平行并列关系排列的;第三,工作 流程式,即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流程方向 前后逻辑关系依次进行的。 (三)支撑体系的建设 支撑体系的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 件建设。 图2“一体化”课程体系 - -女 g h1 』《巍《 ~ 一 薹 0—一 1.硬件建设。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 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 境。由于一体化教学强调空问和时间的 统一,即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完成教学 的多种任务。因此,要实施一体化教学, 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 足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基地。以计算机 应用技术专业“一体化”基地建设为例, 该专业“一体化”基地建设涵盖为校内基 地和校外基地建设两部分,见图3。 在课程教学空间上,形成“课堂环 境、仿真环境、网络环境”等虚拟的“一体 化”教学基地;同时也形成了“工作室环 境、企业环境、公司环境”等真实的校内、 校外“一体化”教学基地。 2.软件建设。支撑体系的软件建设 包括“四化”建设,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 方面: 第一,“一体化”师资建设。建设一支 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践的“一 体化”师资队伍是落实一体化教学的关 键。要实施一体化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 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 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有理实结合的教 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一体化”师 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是加强“双师型”教师 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建设一支专兼职教 师相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因此, 可通过多种渠道,多方联系,多种培训, 按照“加强校企合作、引聘技术专家、培 养骨干教师”的原则,以“内部培养,生产 实践,同行交流,企业引进”等方式,主要 措施是:校内专任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 参加技能培训或技师培训,建立兼职教 师资源库,制定“一体化”基地教学管理 办法和“一体化”教师能力考核办法,加 强兼职教师和基地骨干教师实践能力培 养力度,严格骨干教师考核评价,建立“一 体化”教学监控体系,培育一支专兼结合 的校内外一体化基地指导教师团队,实现 课堂教学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第二,“一体化”教材建设。“一体化” 教材是指符合课程标准、理论与实践紧 密结合、科学实用的教材。每学期专业课 程教材的选择应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把 关,紧密结合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专业 建设的实际,尽可能选择适应本专业教 学需要的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当现 有教材不能满足一体化教学要求时,需 要由教师们努力开发各种教学资源,与 图3“一体化”基地建设 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开发特色化的“一体 结合形式,首要目标是服务学生学习与 化”校本教材,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基于 训练的完成,“学中做”也是当前工学结合 相关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的 的深度融合的表现。因此,“教学做”一体 设计思路,课程设计的学习项目要有可 化的切入点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 操作性,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 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要 性、实用性,使教材内容紧跟行业发展。 充分利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一载体。 第三,“一体化”考试建设。传统考试 要实现“教学做”状态下的工学结 理论题偏多,操作技能题偏少。“一体化” 合,首先要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 考试是指依据考核标准,采用操作技能 发”,典型特征是课程设计要基于工作过 考核与理论测试紧密结合的考核方法, 程,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以真实的 以操作技能考核为主,强化过程考核。考 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实施课程的整体 核评价的标准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 设计。课程设计由原来的知识目标、习题 依据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标准来制定, 训练、教师主体,转变为现在的能力目 考核的重心是学生的实际能力,考核手 标、任务训练、学生主体,从而真正实现 段和考核方法呈现多样化,极大地减少 了“教学做”一体化。 标准化试题的卷面考试,考核的重点向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体系的研 注重工作实践、注重实际技能的掌握和 究对高职教育“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 创新意识等方面倾斜。 养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当然 (四)目标体系的形成 要实现“教学做”状态下的工学结合,其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实质是 “课程体系、支撑体系、目标体系”仍需进 将教室与工作问融为一体,将教学与实 一步的研究和细化,使“教学做”一体化 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 在教学改革中落到实处。 的氛围,在项目教学中学习技能,获得能 力,实现教学与工作合一、教学与实训合 【参考文献】 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 [1]刘淑英.工学结合模式下的理论 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 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I].职业技术教育, 三、“教学做”一体化实现工学深度 2007(14) 融合 [2]苏萍,陶剑文.“教、学、做”三位一 作为“教学做”一体化的两个层面: 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辽宁高职 “做中学”与“学中做”,“做中学”是以为 学报,2009(10) 企业一线服务为目标,其主要特点是“企 业需求”与“院校服务能力至上”的原则, 【作者简介】罗杰红(1969一),女, 是工学深度融合的具体体现;“学中做” 广东兴宁人,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副 是以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实施为目标,寻 教授,硕士;廖淑华(1971一 ),女,广东 求与企业合作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 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师;郭卫霞 特点是根据学生学习操作技能实际需 (1971- ),女,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要,开展诸如工学交替、现场教学等工学 实验师。 (责编黎原)